2023年3月16日,南韓總統尹錫悅(左)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會面。路透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天(5/7)訪首爾,與南韓總統尹錫悅會面,兩人3月才在東京見過面。多年來,美國一直力促兩國放下歷史恩怨、加強合作,但直到近月雙方關係才有所見長。《紐約時報》一篇由駐韓辦公室主任崔相焄撰寫的文章指出,有4大原因推動日韓迅速解凍,積極發展新關係。
文章指出,南韓人過去為日本1910至1945年的殖民統治耿耿於懷,不滿日本沒有道歉或贖罪;日本人則認為,為了彌補過去造成的傷痕,已經簽訂了幾條協議,但南韓卻單方面不認帳。隨著尹錫悅與岸田文雄去年上台,兩國開始融冰,今年3月化解了徵用工爭議,南韓4月恢復日本優先貿易夥伴的地位,日本隨後跟進。尹錫悅還表示,不認為現在的日本還需要再為100年前的事下跪道歉。
由於對前方有共同的擔憂,過去的糾紛勢必得暫時擺一邊。
中俄帶來的緊張中國正在提倡多極世界體系,拒讓美國專美於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引發了日韓對新軍事化時代到來的警覺。近年來,中俄軍機在日韓空域附近的聯合演習,讓日韓更加意識到自己無法單獨面對地緣政治的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日韓只能設法緊緊和美國站在一起。雙方都支持拜登政府的自由印太願景,去年夏天一起首度以印太夥伴身分參加北約峰會,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對中國破壞國際法為原則的秩序表達擔憂。
日相岸田現在稱南韓是「日本應該合作的重要鄰國」,南韓總統尹錫悅則呼籲國民把而今的日本視為「有相同價值觀的夥伴」,別再視之為從前的軍國主義侵略者。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指出,「美日韓三邊關係」,就是印太願景的核心。
北韓核武威脅北韓日漸增強的核武威脅,使日韓認知到與美國建立三邊合作的戰略價值。南韓從未和日本正式結盟,也不願意和日本一起在公海進行搜救以外的合作;現在,讓雙方擴大軍事合作的主因是北韓。
北韓2022年11月7日公布飛彈試射畫面。路透社
報導指出,北韓揚言會對南韓發動核攻擊,去年以來試射的飛彈更曾穿越日本上空,引發數次日本即時警報。美日韓領袖去年11月在柬埔寨參加東南亞國協會議期間,決定分享北韓飛彈即時預警數據,近月以來也擴大了三邊飛彈防禦和其他軍演。
南韓文在寅政府時期,對北韓採取綏靖友好的態度,對日本則相對嚴厲。2018年底,日韓關係開始迅速惡化,文在寅政府廢除前政府與日本針對慰安婦問題達成的協議,日本指文在寅政府刻意掀起歷史傷口。
2019年8月,日韓針對徵用工(日本殖民時的強迫勞動)問題爭執最烈時,南韓宣布中止雙邊軍事情報共享協議,尹錫悅政府則在3月正式恢復了情報共享。
脆弱的全球供應鏈南韓是全球記憶體晶片主要製造地,日本有製造晶片必備的設備和材料。美國去年提議日、韓、台灣、美國共建晶片「晶片四國聯盟」(Chip 4 Alliance),將中國排拒於半導體供應鏈外。
在南韓2019年宣布中止雙邊軍情共享前,日本也曾出手,限制南韓半導體產業需要的化學品出口。南韓向世貿組織(WTO)申訴,兩國都把對方從貿易優惠夥伴名單裡刪除。
日韓4月都撤銷了這些出口管制,南韓也撤回向WTO提出的申訴,雙方還打算進行經濟安全對話,討論關鍵技術與供應鏈合作;南韓計畫2042年前在京畿道打造半導體園區,預計斥資2280億美元,尹錫悅政府已表示希望吸引日本公司來投資。
對台海衝突的恐懼 2023年4月17日,南韓驅逐艦栗谷李珥號、美國驅逐艦班福特號(USS Benfold)、日本一艘愛宕級護衛艦在日本海上的國際水域進行聯合海軍飛彈防禦演習。路透社
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是美日韓共同利益。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可能會仿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那樣進攻台灣,屆時北韓可能趁機在朝鮮半島開戰,美軍就必須同時應付兩條戰線。
南韓智庫外交及國家安全研究所(IFANS)教授金韓權(김한권,音譯)今年2月一篇論文指出,若台海爆發衝突,美國將會要求盟國進行各種合作,「美國視日韓雙邊聯盟為台海相關的重要戰略資產」。
報導指出,日韓經濟之所以能蓬勃發展,部分原因是美國在日韓維持軍事存在,提供安全保障。現在美國希望「所有盟友」在區域聯防上發揮更多作用,除了日韓,美國最近也加強了與澳洲、菲律賓、印度的軍事關係,對抗中國在印太的影響力、提高保衛台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