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香港指標店面租金暴跌94% 精華物件「割喉式」賠售仍乏人問津

    2024-06-14 14:20 / 作者 國際中心
    香港銅鑼灣利園山道原本專賣浪琴錶的店面。RFA/Google街景
    香港房價高昂,店面租金也曾經高得令人咋舌,但近年房地產及零售業風光不再。港媒報導,香港銅鑼灣一間指標店面從賣名錶改為賣手機殻,租金暴跌94%,有如香港市道的縮影。

    香港《信報》報導,這間位在銅鑼灣的指標店面約40坪,2012年瑞士浪琴錶(LONGINES)以230萬港元(約954萬元台幣)搶租,相當於1坪租金25萬台幣。

    這筆租金看似天價,但在2012至2018年香港零售業巔峰期,該店面附近的銅鑼灣羅素街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貴街道」,每坪店租高達44萬台幣,因此上述指標店面已算「平價」。

    然而,香港在新冠疫情期間遊客銳減,這家浪琴錶店曾停業近一年,但並未退租。疫情限制解除後,該店重新開業,但「報復式消費」曇花一現,奢侈品消費始終低迷,浪琴錶今年2月終於撤離該店面。

    之後該店面以20萬港元招租三個月無果,將月租砍至12.8萬港元(約53萬元台幣)後才有租客承接,如今成為手機配件店,租金暴跌94%。

    自由亞洲電台(RFA)報導,在香港不少精華地段,原本是奢侈品專賣店的店面已改為平價玩具、夾娃娃機、手機用品或臨時雜貨舖,反映了店主的承租能力大減。

    根據彭博智庫(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香港房地產價格自2019年以來,至少蒸發2700億美元。

    前《有線財經台》台長顏寶剛分析,香港人不少資產是累積在房產上,房產價值縮水與消費降級互為影響,使香港整體資產市場出現「崩盤」跡象。

    報導指,上一季香港核心區域店面租金仍較2013年高峰少7成,不少靠「炒樓」起家的財團家族資產大縮水,不惜「割喉式」賠售店面,最近受到熱議的「香港舖王」鄧成波家族,過去1個月出售4間店面,共損失約2億港元(約8.3億元台幣);該家族在尖沙咀旺區有兩棟連店面的樓房,近期半價放售仍無人問津,改以招標形式出售。

    此外,在高利率環境下,香港四大地產商近年市值蒸發數百億港元,淨負債比率呈上升趨勢。其中新世界地產淨負債比率高達49.9%,恒隆地產則排第二達逾3成。恒隆集團、恒隆地產榮譽董事長陳啟宗近日直言:「整個市場人人都身處地獄(Everybody’s in Hell)。」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