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路透:中共自去年底空飄氣球逾百枚 「灰色地帶」戰術對台施壓

    2024-05-17 10:46 / 作者 李寧怡
    中國自去年12月起對台空飄氣球逾百枚,路透社製作圖解。
    中國自去年12月起開始向台灣海峽空飄氣球,據統計共空飄逾100枚氣球,其中部分氣球飄入台灣領空或由台灣控制的民用飛行航線。路透社今天(5/17)對此發布深入報導,專家分析這主要是中共對台的「灰色地帶」戰術,藉此加強對台施壓。

    路透社指出,中共自今年初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個月開始空飄氣球,有時一天飄送多枚,有時數週都未飄送。

    在1月13日總統大選前一週,平均發現三個空飄氣球。至4月11日之後,空飄氣球的活動完全停止。

    一名台灣安全部門高官透露,總統大選前的中國空飄氣球活動,規模「史無前例」。他指出,這是中國對台實施的「灰色地帶」(grey zone)壓力戰。這種戰術是在不發動戰爭的情況下,以非常規戰術消耗敵人的戰力。

    以往平均每月一次 密集度大幅提升

    中國近來頻繁對台發動「灰色地帶」活動,包括不斷出動戰機與艦艇侵擾台灣週邊,迫使我軍反覆出動應對。

    陸委會副主委詹志宏表示,過去中國的空飄氣球每月可能只出現一次。但據統計,自去年12月至今年4月間,有8天都檢測到4個以上的空飄氣球,這段期間的空飄氣球共計超過百枚。

    根據三名台灣知情官員表示,這些氣球大多是氣象氣球,用於蒐集風力、氣溫、濕度等大氣數據,但台灣當局認為這是中方的騷擾行為。

    這些氣球的飛行高度在3400至1.1萬公尺之間,平均飛行高度約6800公尺,但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U.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氣象氣球的飛行高度通常高於3萬公尺。

    專家:空飄氣球低空飛行 恐影響民航安全

    美國印太地緣政治專家尼爾(Alexander Neill)表示,中國空飄氣球的高度相當危險,「位在民航機的航路上,可能(與飛機)發生碰撞」。

    詹志宏也說,這些氣球的移動速度很慢,而飛機飛行速度很快,發現有氣球時「可能已經太遲」,氣球恐已被吸入引擎。

    另一名台灣安全高官則指出,根據台灣所獲情報,這些氣球蒐集的資訊可能對共軍火箭部隊相當有用,有助於了解台灣的氣象與風向,可藉此計劃空襲行動。

    尼爾也表示,若中國計劃對台發動空襲,必須對台灣的氣象條件和風向有所了解。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指出,軍事雷達偵測到空飄氣球,除非雷達調整為極高靈敏度,但如此一來可能連飛鳥都會偵測到,恐使軍方錯過真正來襲的飛彈。他表示,如何應對空飄氣球是「很大的挑戰」。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台灣政策主任郭泓均(Raymond Kuo)則認為,中共藉空飄氣球蒐集的資訊,其實都能以其他方式蒐集,因此空飄氣球主要目的仍是心理戰,要台灣人認為自己「連空域都無法捍衛」。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