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左)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4月8日在北京的人民銀行大廳會面。路透社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經常被視為華府拜登政府的對中國鴿派,她去年訪問中國時,向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深鞠躬」的畫面也曾被拿來大做文章。然而,當葉倫以她一貫溫和的語氣,在北京說出「中國傾銷貨摧毀全球產業」、「美國不可能坐視不管」的強烈話語時,說明了華府對中國的貿易問題,其實已經沒有鴿派。
在這次訪中前夕,現年77歲的嬰兒潮世代葉倫接受《華爾街日報》
訪問時的一段說法,就已經透露出她個人乃至於美國一整代人的心態大轉變。她說:「像我這樣的一輩人在成長時,會養成這樣的看法:如果有人把便宜的商品送到你的面前,你應該寫感謝函。我現在永遠、絕對不會再說『寫感謝函』。」
美中貿易之間的糾葛,檯面上是中國對美國的鉅額貿易出超,以及美國的鉅額貿易赤字,也讓美國內部鷹派持續批評美國政府放任中國貨掏空美國製造業基礎。
但是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主流經濟學家與名嘴(例如很愛講地球是平的的那一群人)反而論證說,正是因為中國提供了源源不絕的低價產品,才讓薪資早已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前就長期凍結、實質所得一路衰落的美國普通民眾,能依然享受富裕的物質生活。快時尚的超低價服飾、便宜到經常被拿來當贈品的大型平面電視與超便宜的消費電子產品,都是「中國製造」的成果。
這段中美蜜月期的遠因,是在季辛吉啟動「聯中制蘇」的美國大戰略之後,華府一直有很強烈的聲音認為,隨著美中交往密切,貿易更加互賴,中國必將逐步融入國際秩序,成為溫和崛起、有朝一日會加入民主化陣營的可愛大國。所以,柯林頓等歷任美國總統幾乎都對北京實質仍是蘇聯體制的計畫性經濟(記得十一五計畫這些用詞嗎?)、重商主義的不公平補貼視而不見,好像就雙手一擺,講「這是中國的常態」,「請給他們時間」。
這樣的態度在華府已經完全消失了。不論是民主還是共和黨,對北京的貿易行徑已明確表達出「再也無法忍受」的訊息。而像是佩提斯(Michael Pettis)這樣曾長年在中國生活,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任教過的金融學者,近來也與其他學者聯合一再論述指出,美中貿易的失衡並不是「地球是平的」還是「誰比較懶」、「誰比較有競爭優勢」這種問題。
佩提斯等人指出,貿易失衡就是扭曲的產業政策的結果。美國的政策扭曲是大力補貼消費者,製造業就萎縮。中國的政策扭曲方向是犧牲消費者大力扶助製造業,那就必然出現巨量的過剩產能與商品傾銷。這些傾銷商品賺到的外匯,就像「石油美元」一樣在全球亂竄,最終的還是進入美元、美債、美國資產市場。所以中國也不要一天到晚罵華爾街金融家與美國政府用發公債「印鈔票」,陰謀詭計掠奪中國人民辛苦賺的外匯。扭曲的產業政策是造成這些失衡狀況的根本因素,如果沒有解決,貿易衝突只會愈演愈烈。
「大棒在手,溫言在口」,葉倫本次訪中,目前還沒拿出大棒。知情的美國財政部消息人士4月8日向路透社記者說說,葉倫此行與中國官員交流時,並未直接拿出以更多貿易制裁的「大棒」作為威脅。但一個輕聲細語的鴿派學者,明確說出「那種時代已經結束了」這樣的話,說明華府已經沒有對中國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