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荷事生菲|入住就無法退房的奧蘭治酒店:這座監獄裡住的不是惡棍,而是荷蘭榮耀

    2020-10-20 10:34 / 作者 洪采姍

    海牙(Den Haag)的席凡寧根(Scheveningen)除了有著名的沙灘供本地人和遊客前來休憩,在綿延不絕的沙丘間,還有座巨大的二戰紀念鐘(Bourdonklok)和十字架紀念碑。






    每年5月4日的國殤日(Nationale Dodenherdenking),二戰紀念鐘所在地會舉辦悼念儀式,提醒人們和平和自由的可貴,同時也悼念二戰期間,在席凡寧根鄰近的沙丘:Waalsdorpervlakte被納粹德軍槍殺的兩百五十名荷蘭反抗軍。



    今天筆者要介紹的,是這群反抗軍曾住過的無法退房的旅館:奧蘭治酒店(Het Oranjehotel)。

    紅色光線下的走道。這並不是具現代設計感的旅館,而是貨真價實的監獄走廊。(圖片來源:©牧牧在荷蘭)

    酒店沉睡數十載的二戰記憶,直到2019年才重新開放

    位於聳立高牆內的奧蘭治酒店,雖名為酒店,但其實是座貨真價實的監獄,隸屬於席凡寧根監獄管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裡被德軍用來關押納粹反抗軍和其他反抗納粹統治的荷籍異議人士。Oranje(奧蘭治,若以荷文發音則為奧蘭耶)是荷蘭皇室的姓氏,也是荷蘭皇室的象徵。奧蘭治酒店這個戲謔的稱呼,便不脛而走。在戰後,這座監獄保留了奧蘭治酒店的名稱,以向這一群為自由荷蘭奮鬥的志士致敬。



    由於席凡寧根監獄在戰後仍持續營運,基於安全考量,監獄內的「奧蘭治酒店」,這處具歷史意義的監獄遺跡,便無法對外開放參觀。也因此,奧蘭治酒店在監獄高牆內沉睡了數十載。這個情況持續到到2009年,由於席凡寧根監獄因為收容量超載,有意改變奧蘭治酒店存在的現狀,才開啟了政府部門對於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的討論,例如是否將遺址遷往他處展覽。



    然而,由於奧蘭治酒店所在之處,有其地理和歷史層面的重要性。經過數年討論,終於在2018年決定原址保存。隨後,奧蘭治酒店也終於在2019年9月,由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King Willem-Alexander)主持開幕儀式,正式轉型為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的二戰紀念園區,讓大眾有機會了解沉睡在那道高牆後的、超過兩萬五千名囚犯的生命故事。

    奧蘭治酒店入口、政治犯進入奧蘭治酒店的入口。(圖片來源:©牧牧在荷蘭)

    監獄裡關的不是惡棍,而是充滿熱血的靈魂


    “In deze bajes, zit geen gajes, maar Hollands glorie, potverdorie”

    這座監獄裡,住的不是惡棍,而是天殺的荷蘭榮耀!

    -創作者不可考,與「奧蘭治酒店」同時流傳於荷蘭民間的金句-


    2019年9月6日,荷蘭的威廉·亞歷山大國王(King Willem-Alexander)參加歐蘭治酒店紀念中心的開幕儀式、奧蘭治酒店一隅。(圖片來源:Nationaal Monument Oranjehotel、©牧牧在荷蘭)

    二戰期間,多數被關在奧蘭治酒店的囚犯,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罪犯,而是因種種反抗德國納粹的活動才淪為階下囚。



    最常見將犯人關進奧蘭治酒店的理由,是他們參與組織抗爭、散播反納粹刊物、幫助猶太人,或是他們身分為特定種族和宗教的人士,例如猶太人和譴責希特勒反基督(antichrist)的耶和華見證人(Jehovah’s Witnesses)等等。



    此外,一些今日活躍於荷蘭社會的刊物,例如忠誠報(Trouw(link is external))和阿姆斯特丹的誓言報(Het Parool(link is external)),就是在二戰期間,以反抗納粹起家的地下刊物。

    奧蘭治酒店一隅、二戰期間在Waaldorpveklate 沙丘豎立的十字架原件。(圖片來源:©牧牧在荷蘭)

    住過奧蘭治酒店的「明星」們

    在奧蘭治酒店關押的囚犯之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暱稱為奧蘭治大兵(Soldaat van Oranje)的Erik Hazelhoff Roelfzema(1917-2007)。



    Roelfzema年少時對於寫作相當感興趣,在二戰爆發前,曾經將自己在舊金山搭便車旅遊的經歷寫成暢銷書《會面舊金山》(Rendezvous in San Francisc)。



    在二戰爆發後,尚在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求學的Roelfzema毅然加入反抗納粹的地下活動,製作並散播反抗納粹的文宣。1941年,Roelfzema和其同黨因為在萊登大學四處張貼反納粹文宣,遭到秘密警察逮捕,隨後送往惡名昭彰的奧蘭治酒店。不幸中的大幸是,Roelfzema在一星期後被釋放。



    然而Roelfzema的愛國意志並沒有被牢獄擊退。他決定冒險橫渡北海,投奔自由的英國,與其他流亡至英國的荷蘭同胞,繼續武裝反抗納粹的活動。



    1945年荷蘭解放後,Roelfzema被指派為副官,護送在英國流亡五年的荷蘭女王威廉明娜(Wilhelmina)重返荷蘭。



    戰爭結束後,Roelfzema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奧蘭治大兵》(Soldaat van Oranje)一書。這本書不但成為全球暢銷鉅作,甚至在1977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奧蘭治大兵」(註1)。

    照片中間的女子為荷蘭女王威廉明娜(Wilhelmina),右邊戴帽者即為Roelfzema。(圖片來源:Wikiwand: Erik Hazelhoff Roelfzema

    房後的下場:在生與死之間

    不同的政治犯,在入住奧蘭治酒店後的命運也大不同:有些人經過偵訊(有時包含刑求)和審判後被釋放;有些人被轉送其他集中營,或者被送到鄰近的Waalsdorpverklate沙丘處決。有生還者在談訪中提到,每當有人犯被處決的早晨,所有的囚犯會齊唱荷蘭國歌「威廉頌」(Wilhelmus),直到警衛喝止。



    如今,前來奧蘭治酒店參觀的你,將可以走進由牢房改建的展間,聆聽生還者的證言。站在牢房裡,你可以閉上眼,想像四到五人擠在缺乏日照的狹長空間,在警衛的監視下,必須終日或站或走的艱辛;或者觀看政治犯用螺絲釘在牆上刻劃的字句,感受他們難以言喻的心情。



    參觀過程最令筆者感到驚嘆的,是當時的囚犯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創作各式各樣的工藝品以打發時間,或與其他獄友互贈作為紀念品。

    囚犯在牆上的留言。右下角寫的是God is Liefde上帝是愛、囚犯在獄中製作的各式工藝:書籤、紙牌、棋盤組。(圖片來源:©牧牧在荷蘭)

    酒店的601室(Cel 601)和小門(Het Poortje):陪伴荷蘭鬥士的最後一程

    601室是奧蘭治酒店唯一一間完整保留原貌的單人死囚房,也是這座博物館的核心:它見證了許多囚犯的最後一夜。在601室的牆上,你可以看見死囚們用螺絲釘刻劃出他們的最後留言:對家人的想念、想回家的盼望、以及對死亡的恐懼……



    這間601室平日不開放入內參觀,只有每年九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或是十月的第一個星期六舉行的紀念儀式,才開放民眾入內悼念。歷年的紀念儀式,總吸引三、四百名民眾參與,帶著花束前往601室致意。



    其中包含倖存者、曾經關押在此的囚犯的後代及親屬。荷蘭皇室代表、荷蘭參/眾議院議長、內閣和海牙市長也是每年出席紀念典禮的榮譽嘉賓。

    奧蘭治酒店的601室。(圖片來源:©牧牧在荷蘭)

    在奧蘭治酒店東北方,位於Van Alkemadelaan路上,有座不起眼的小門(Het Poortje),是這座紀念館的另一個核心紀念碑──這是死囚離開奧蘭治酒店,被送往Waalsdorpverklate沙丘處決會經過的最後一扇門。1949年,人們在此豎立了一塊紀念碑,由曾經囚禁在此的教授兼作家 Nico Donkersloot寫下了動人的字句:


    1940 – 1945

    GEDENK HUN LAATSTE GANG

    DOOR DEZE LAGE POORT,

    HUN LEVEN

    VOOR VRIJHEID EN VOOR RECHT GEGEVEN.

    ZET HUN STRIJD VOORT



    中譯:



    想想他們經過這扇低矮的門的最後一程,

    他們為了自由和正義犧牲了性命,

    而他們的奮戰持續著。


    結語:事隔75年,戰爭仍然與我們同在

    202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75週年紀念,荷蘭各地都舉辦相關的紀念活動和展覽。然而,許多活動或展覽,也因為COVID-19疫情而延期,甚至每年5月4日國殤日在阿姆斯特丹水壩廣場舉行的悼念儀式,也頭一回出現只有實況轉播而無觀眾,並由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對著空無一人的水壩廣場發表演說的情況。筆者覺得國王的演說令人動容,在此引述他的部分演說內容,作為文章總結:



    “Oorlog werkt generaties lang door. Nu, 75 jaar na onze bevrijding, zit de oorlog nog steeds in ons. Het minste wat we kunnen doen is: niet wegkijken. Niet goedpraten. Niet uitwissen. Niet apart zetten. Niet ‘normaal’ maken wat niet normaal is. En: onze vrije, democratische rechtsstaat koesteren en verdedigen. Want alleen die biedt bescherming tegen willekeur en waanzin.”



    筆者的中文翻譯:在荷蘭解放75年後的今天,戰爭仍然與我們同在。戰爭持續影響著不同的世代。我們至少能夠做到的是:不要對戰爭視而不見、不要正當化戰爭、不要抹除這段過去、不要將這段過去特殊化、不要將不正常的事情正常化;以及,珍惜並捍衛我們自由、民主的憲政國家。只有這麼做,才能保護我們免受隨機性(randomness)和瘋狂(madness)的侵擾。


    註1:

    筆者在此也分享一個新奇的發現。在Google查詢「Soldaat van Oranje」這部電影的中文譯名,會看到很多有趣的名字。例如,中國將其翻成青蔥歲月(究竟為何!?)、橙色戰士(好像金鋼戰士的朋友!)、日文的譯名則是「女王陛下的戰士」,可謂一部片名,各自表述。






    作者:牧牧在荷蘭 文章出處:想想論壇



    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更多太報報導

    「謝謝老師,沒讓我在孩子面前死去」小學教師的一通電話,及時挽救她一命

    10秒電梯識人學:你在電梯裡的肢體語言,透露出這些個性




    ↑加入太報Telegram頻道↑

     接收第一手消息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