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瓦魯首都富納富提(Funafuti),位於該國最大的環礁上。圖為紐西蘭空軍C-130運輸機2011年10月13日空拍。路透社
台灣在太平洋的友邦吐瓦魯將於本週五(1/26)舉行國會大選。另一島國諾魯在台灣本月大選兩天後宣布與台灣斷交、轉而承認中國;近日又有報導稱,吐瓦魯駐台大使潘恩紐(Bikenibeu Paeniu)認為該國選舉後可能也投向中國。本文介紹吐瓦魯大選背景、以及「台吐」關係之外的中國與澳洲問題。
吐瓦魯大選選什麼?作為一個人口僅1.1萬的小國,吐瓦魯選舉很少受到國際關注。吐瓦魯符合投票資格的選民不到1500人,選區共8個,每區要選出2席國會議員,因此當選者將有16人。
吐瓦魯沒有政黨,每個候選人都是獨立參選。開票通常只需要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就能全部開完,吐瓦魯比台灣快4小時,因此台灣時間週五午夜前應該就會有結果。不過,重頭戲是16名當選人要展開繁冗的談判,決定由誰出任總理。
現任總理拿塔諾(Kausea Natano)即使成功連任議員,也很可能無法再連任總理。在2019年大選被拿塔諾贏走總理寶座的前總理索本嘉(Enele Sopoaga)也有意挑戰再登大位。
現任財長塞夫.潘恩紐(Seve Paeniu)本人也想競選總理,而且他在他的選區沒有對手,已確定可以當選議員;據他表示,他已經開始和其他可能的當選人展開談判。
2023年12月12日,吐瓦魯財政部長潘恩紐(Seve Paeniu)在阿聯杜拜參加第28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路透社
須注意的是,塞夫.潘恩紐就是本次聲稱吐瓦魯選後可能轉而承認中國的駐台大使潘恩紐之姪子。在潘恩紐大使的言論見報後,塞夫.潘恩紐也告訴路透社,國會選後將會重新審視對中國、以及與台灣的關係。對台灣與中國的意義?在諾魯與台灣斷交後,台灣僅剩12個友邦,有人認為吐瓦魯在選後可能會做出和諾魯一樣的選擇,雖然台灣外交部強調,吐駐台大使潘恩紐的說法是他個人言論、吐國政府已向台灣強調關係穩固。
現任總理拿塔諾執政時,吐瓦魯與台灣關係密切,去年9月拿塔諾曾率團訪台,在11月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期間,他也重申對台灣的支持,還透露中國想和吐瓦魯建立外交聯盟,但被吐瓦魯拒絕了,因為「中國不允許我們同時與台灣和他們保持外交關係」。
前總理索本嘉執政期間展現對台灣友好,他本身就曾任吐瓦魯駐台大使。正在競選的他告訴《衛報》,他「堅信」吐瓦魯應該繼續認可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接受台灣作為吐瓦魯的友邦。
2016年4月22日,時任吐瓦魯總理索本嘉在聯合國總部的氣候變遷議題簽署儀式上致詞。路透社
然而,確定會當選議員的財長塞夫.潘恩紐則表示,若他成為總理,將會重新檢視吐台、吐中關係,確保吐瓦魯選的是對自身最有利的外交政策。塞夫.潘恩紐稱,「過去4年來的吐瓦魯政府內部,對某些事情都有不同看法,包含台灣與中國問題,所以我覺得這是可受檢驗的事」。
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太平洋島嶼研究員索拉(Mihai Sora)表示,自2016年起,台灣友邦拋棄台灣、選擇中國的轉捩點,往往發生在台灣友邦的選舉之後,新政府把這當成是展現外交新氣象的契機,「台灣政府自然要擔心,這次吐瓦魯大選可能帶來另一個潛在的變化,結果可能是在台灣友邦不斷減少之際又失去一個外交夥伴」。
背後的澳中角力外交政策是吐瓦魯這次大選的主要議題之一,但重點實際上不在於台灣,而在於吐瓦魯去年11月與澳洲簽署的《睦鄰》(Falepili)條約。
澳洲在這份條約裡提供每年280張特殊移民簽證給吐瓦魯人,可在澳洲留學、工作和生活,並出資助吐瓦魯修復海岸,在發生災害、或吐瓦里遭侵略時提供援助,但有一個條件:
吐瓦魯未來若要和其他國家簽署安全與防務相關協議,必須得到澳洲同意。這個條款形同賦予澳洲對吐瓦魯安全合作決策的「否決權」,被認為是澳洲針對中國影響力而設置的,避免重蹈在索羅門群島的覆轍。索羅門群島原本較仰賴澳洲提供安全援助,隨著索國2019年承認中國、2023年和中國簽署安全協議,現在中國在索羅門群島也有警察部隊了。
引起爭議的正是這個否決權條款,讓一些吐瓦魯人感到不安,覺得就像是放棄主權去交換未來可能需要的避風港。吐瓦魯等島國是遭受氣候變遷衝擊最嚴重的區域之一,島國們一直強調各國應該更重視暖化等議題,畢竟未來若海平面上升,先被淹沒的就是這些島國。
2023年11月9日,吐瓦魯總理拿塔諾(右)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在庫克群島簽署了《睦鄰條約》,但條約裡一項條款被認為將防務合作決策權讓給澳洲,引發吐瓦魯國內爭議。路透社
雖然雙方已經簽署這份《睦鄰》條約,但吐、澳國會都尚未批准,因此還未生效,在吐瓦魯國內引起了激烈爭論。友台的前總理索本嘉也已表示,若他重任總理,他將會廢除這道協議;他曾
投書《紐西蘭國家廣播電台》(RNZ)指出,這項協議簽署前,並未與吐瓦魯人民商議過,也沒有在國會提出討論,「這不是氣候變遷的應對措施,而是把吐瓦魯主權割讓給澳洲,讓吐瓦魯回到45年前的政治地位」。
吐瓦魯與澳洲這份協議的談判中,吐國財長塞夫.潘恩紐扮演了重要角色。塞夫.潘恩紐強調他會繼續支持《睦鄰條約》,不過,他也會對那條有爭議的「澳洲否決權」條款進行微調,「這要再和澳洲談談」。
台灣的島國友邦問題回到台灣的友邦問題。諾魯與台灣斷交後,美國和平研究所(USIP)本月18日
一篇分析指出,財政脆弱的島國很容易受到中國影響;台灣的太平洋友邦剩下馬紹爾群島、帛琉、吐瓦魯,這三個國家對台灣的支持目前似乎還都很強勁,「雖然這三個國家對台灣的支持,似乎都來自對台灣的親切感、以及對台灣援助計畫的滿意度,然而,
涉及(主權)承認的問題,基本上都離不開實用主義和金錢」。
如同台灣先前失去的吉里巴斯和索羅門群島,財務始終是讓島國迅速轉向的主要吸引力。馬紹爾群島和帛琉去年雖和美國續簽了《自由聯合協定》(Compacts of Free Association),但協定裡的資金發不發放,
取決於美國自己的預算審查和核發流程;如果美國國會因內部議題的爭論而延宕流程,導致資金不足,即使是馬紹爾群島和帛琉等忠實台灣盟友也可能不得不重新考慮政策。
2022年9月29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接待太平洋島國14位領袖與代表,包含帛琉總統惠恕仁(左一)、吐瓦魯總理拿塔諾(左二)、馬紹爾群島總統柯布亞(右二)。路透社
在利用外交承認而爭取外國政府資金上,諾魯已經是老手,不僅在中國-台灣問題上這樣玩過,對塞爾維亞-科索沃也用過;諾魯還是世上少數承認俄羅斯南奧賽梯、阿布哈茲主權的國家,在諾魯宣布承認後,俄國就送了5000萬美元人道援助。
多年來,諾魯有三分之二政府預算資金來自澳洲,澳洲去年6月起減少了資金,而台灣也無法幫助諾魯填補這個缺口,讓諾魯走上了其他方向。各國有各國的需求,販售「認同」也無可厚非,只能說是人家的生存方式。
諷刺的是,諾魯上一次和中國一起登上國際新聞頭條,還是因為雙方大吵:2018年諾魯主辦太平洋島國論壇,中國代表團想打斷諾魯總理發言,時任諾魯總統瓦卡(Baron Waqa)不讓中國人發言,中國人憤而離場,瓦卡又批評中國特使是「流氓」、要他道歉。
瓦卡將是下一任太平洋島國論壇主席,長期親台的他在諾魯與台灣斷交後,會如何在論壇上迎接中國代表,也頗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