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綠能里程碑 首艘國內自建離岸風電大型浮吊船下水

    2022-04-03 16:36 / 作者 中央社

    (中央社3日電)首艘國內自建、全球第二大的離岸風電大型浮吊船「環海翡翠輪」今天下水。行政院長蘇貞昌說,這是台灣走向綠能產業的里程碑,盼透過提供最好的工具和技術,進一步加速能源轉型。



    台船環海離岸風電工程公司委由台船公司建造的台灣首艘全迴旋大型浮吊船「環海翡翠輪」,今天上午在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下水典禮,由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及台船環海公司執行長Marco Kanaar共同主持,行政院長蘇貞昌、經濟部長王美花、高雄市長陳其邁都出席見證。




    圖片
    首艘國內自建、全球第二大的離岸風電大型浮吊船 「環海翡翠輪」3日下水,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前左起)、經濟部長王美花、行政院長蘇貞昌、高雄市長 陳其邁、台船環海公司執行長Marco Kanaar等人出席見證。(資料來源/中央社)




    蘇貞昌致詞表示,全世界最好的風場20個中有16個在台灣,現在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有決心走向2050淨零碳排,需要更好的技術和工具開發離岸風電,環海翡翠輪的下水,就是台灣走向綠能產業的里程碑;希望透過環海翡翠輪的建造,提供最好的工具和技術,進一步加速台灣能源轉型,妥善運用上天給的好條件,未來更可以進一步走向與國際合作。




    圖片
    台灣首艘全迴旋大型浮吊船「環海翡翠輪」3日上午 在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下水典禮,行政院長蘇貞昌說,這是台灣走向綠能產業的里程碑,盼透過提供最好的工具和技術,進一步加速能源轉型。(資料來源/中央社)




    王美花說,開始發展離岸風電的時候,就在思考產業如何同步發展,建造工作船就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且環海翡翠輪也能符合現在風機越來越大的需求,希望2023年交船後就能投入服務離岸風電水下機組建置和維運,服務在地離岸風電更有即時性。



    陳其邁表示,高雄造船產業歷史悠久,造船及相關領域產業,配套與傳承為高雄打造出獨特產業聚落;未來經濟部將在興達漁港設有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也會進一步促成離岸風電海事工程人力供給在地化,讓高雄發展成亞洲最完整海洋科技產業重鎮。



    鄭文隆說明,「環海翡翠輪」完全由國人自己設計、建造,是全台第一艘、全球第二大的大型海上浮吊船;台船第一次興建海工船,過程相當挑戰,且有很多技術是「台船第一次」,預計明年春天完工交船,立即投入中能及海龍等離岸風場建置工程作業,將開啟本土自建海工船、執行海上風場施工的先河。



    Marco Kanaar表示,全世界像環海翡翠輪規格的船舶數量用一隻手就能數得出來,通常以歐洲北海為營運基地,從西歐服務至全球大型離岸工程,因此不只對台灣,對全球離岸風電產業都別具意義;未來除服務台灣離岸風電,也會繼續前往亞洲其他地區、太平洋鄰近海域進行水下機組安裝作業,成為台灣之光,展現台灣對產業創新技術提升的承諾,也代表台灣致力發展再生能源的決心。




    圖片
    台船環海離岸風電工程公司委由台船公司建造的台灣 首艘全迴旋大型浮吊船「環海翡翠輪」,3日上午在 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下水典禮。(資料來源/中央社)




    台船資料指出,「環海翡翠輪」在2020年9月開工製造,船體全長216.5公尺、寬49公尺、深16.8公尺,載貨面積8200平方公尺,相當於1.3座足球場,可載貨物重最多達6萬噸;將搭載4000噸等級、可360度旋轉的大型吊車,是高性能、高裝載能量且多功能的革命性主力風電工作船,預計2023年初完工。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