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通膨徘徊警戒線成新常態 吳孟道:關鍵在「這因素」墊高物價

    2023-12-03 07:30 / 作者 徐筱嵐
    國內通膨一直處於警戒線邊緣,儼然成為新常態。廖瑞祥攝
    主計總處日前將今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修至2.46%,相較於去年的2.95%,國內通膨看似趨緩,但從官員到民眾都深刻感受到「物價上漲比過往更高」,通膨率始終高於2%警戒線。學者分析,接下來將面臨產業生產結構成本轉變,勢必墊高生產成本,最後仍會轉嫁到終端產品,在結構性改變下,通膨會成為「新常態」。

    通膨壓力看似趨緩 新常態早已出現

    央行總裁楊金龍曾提醒,現在的CPI在1.5%至2%,恐成為通膨新常態。廖瑞祥攝


    根據主計總處發布的數據,去年全年CPI年增率為2.95%,而今年1月到10月的CPI,除了6月和7月都在2%以下,幾乎都維持在2%(俗稱通膨警戒線)以上,甚至有2個月超過3%;雖然最新經濟預測上修今年CPI上漲2.46%、明年CPI上漲1.46%,看似如主計長朱澤民所說「通膨壓力趨緩」,但漲上去的物價幾乎跌不回去,台灣似乎得面對通膨常態化的現實。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總裁楊金龍曾在9月央行理監事聯席會議的會後記者會中提到,台灣通膨率比以前高,已經連續三年超過2%以上,現在CPI在1.5%到2%之間,就有結構性改變,他也認為可能成為通膨新常態。

    全球供應鏈重組 企業多套因應在地化

    台經院六所所長吳孟道指出,生產結構成本轉變是影響通膨的關鍵。資料照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受訪時表示,他認同楊金龍的說法,國內物價相較國外之所以較低,主要是水、電、天然氣等有平穩機制,但通膨難降的主因在於成本逐漸墊高,主要是產業生產結構成本的轉變,與供應鏈移轉、淨零轉型及高齡少子化等都有密切的關聯。

    吳孟道分析,自從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全球供應鏈持續進行重塑,供應鏈模式由短鏈取代長鏈、離岸外包轉為近岸外包,在供應鏈移轉過程中,企業要執行在地化發展,同樣的製程或廠房必須要準備兩套,不可能像過去只提供一套因應,所挹注的資金勢必墊高成本,最終反映的終端產品的價格。

    吳孟道指出,民眾雖感受到物價上揚,但不是大幅度反應,在於需求弱,即便短期成本拉高,還不能直接轉嫁,一旦需求增加,企業終究要轉嫁在產品上,自然會讓物價水準往上走,反映在CPI的年增率。

    淨零轉型成標配 減碳、綠電都是成本

    經濟部政次兼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出席「台電首賣小額綠電」記者會。廖瑞祥攝


    再來,為了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問題,我國也制定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擬於2024年開徵碳費。吳孟道表示,國內越來越多企業投入低碳轉型路徑,包括碳盤查、碳減量、購買綠電等,不論是製程或設備都要進行調整,甚至提高相關技術,也是企業必須投入的成本。

    加上今年8月碳權交易所掛牌,吳孟道說,政府要求企業採行減排機制,倘若減碳成本高於碳費,企業恐怕會「花錢消災」,畢竟不可能所有企業都做得到,同樣會墊高成本、反應售價。

    另外,近來缺工潮引發的少子、高齡化議題,吳孟道提醒,這也會成為墊高CPI的潛在因素,從勞動生產的角度來看,勞動數值降低,企業要維持相同的產量或產能,甚至拉高生產,得聘用更多員工或提高薪資來吸引人才。

    他說,過去中國大陸被視為「世界工廠」,就是因為勞動力低廉,現在勞動成本提高後,加上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移轉等因素,使得不少企業撤離轉往東南亞或南亞。這些都是結構性問題,對通膨造成中長期的影響。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