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景氣隧道見盡頭?學者:熬過最壞情勢 明年GDP基本「保3」

    2023-11-26 07:15 / 作者 徐筱嵐
    學者認為,在出口可望轉為正成長,且內需消費持續強勁,明年經濟成長可望3%。廖瑞祥攝
    11月底的重頭戲,除了藍白合確定破局之外,國發會將發布10月景氣燈號、主計總處也會公布今年經濟成長率以及預測明年全年的經濟成長。學者認為今年經濟成長率確定「保1」沒問題,調整幅度不會太大,明年經濟成長率在今年基期較低的情況下,可望維持在3%;與出口連動的景氣燈號,應該能夠維持在黃藍燈,畢竟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國內景氣將呈現U型反轉,在出口轉正成長且內需消費維持,看好明年經濟成長。資料照


    下週率先登場的是國發會發布10月景氣對策信號及分數,緊接著主計總處也要公布今年第4季到明年第4季經濟預測,同時修正今年全年的GDP,成為觀察國內景氣是否從谷底翻揚的重要指標。

    由於過去三年多來,受到COVID-19疫情衝擊、俄烏戰爭及美國聯準會(Fed)暴力升息等,讓全球經濟疲軟,連帶影響國內的經濟表現。

    經濟成長變幻莫測 撐過今年迎來谷底反彈

    看待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台經院院長張建一受訪時苦笑,「這3年的經濟成長都不好預測」,2020年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台灣全年GDP為-4%,隨後一路上修到3.3%,到2021年預測經濟成長4%,不僅持續上修,甚至年增率超過6%,創下近11年來的新高。

    張建一表示,去年跟今年受到俄烏戰爭、Fed升息循環等影響,使得全球進入高通膨、高利率時代,民眾寧願把錢存入銀行,對實體經濟造成影響;不過,從趨勢來看,「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9月的出口轉正,10月雖然翻黑,但幅度明顯收斂,接下來製造業生產和出口都有機會恢復到正成長。

    張建一認為,今年全年的GDP「保1」是可以確定的,幅度大約在1.4%到1.5%,即便出現調整幅度也不會太大。至於明年的GDP成長率「基本上都有3%」,但他也希望明年經濟預測不要再難以捉摸。

    年底出口有望轉正 消費重回20平均值

    今年Q4出口可望轉為正成長,可望為GDP帶來貢獻。廖瑞祥攝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分析,前兩季在相互抵銷後呈現正成長,目前第3季情況未明,可以從第4季的情況來推斷,去年9月出口就由正轉負,且去年11、12月的出口金額落在360億美元左右,倘若今年的11、12月出口額能夠超過,加上基期低因素,出口轉為正成長,對GDP是一大貢獻。

    吳大任表示,目前國內消費已經回到20年平均值,在內需消費力道強勁,且過往通膨壓力到冬季都會減緩,鮮少受到颱風干擾,農產品價格較不受影響,也會讓經濟表現較佳,再加上第3季數據不會太差,今年全年GDP成長就是1%上下;換句話說,不論是景氣對策信號的分數或是主計總處的經濟統計,「出現好數據並不讓人意外」。

    資產未縮水 續撐內需消費力道

    吳大任分析,目前民眾尚未有資產縮水的感受,所得還能夠持續挹注消費。資料照


    不過,出口衰退會影響到產業獲利,並連帶使民眾的所得下降,進而抑制消費能力,為何內需消費如此熱絡?吳大任指出,這與經濟學的「財富效果」有關,以中國為例,房地產危機、地方債務跟高失業率等,使得經濟表現不理想,政府欲透過內需來增加對GDP貢獻,但刺激效果卻不理想。

    除了建商財務出現問題,另一個關鍵是,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價顯著下跌,與當初購入價格差距太大,降價出售就是財富縮水,許多家庭感受到財富下降,即便有所得也會抑制消費,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吳大任說,依據主計總處2020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統計結果調查,全台住宅自有率為78.6%,從去年打炒房迄今,房市交易量確實受到影響,但房價仍居高不下,多數家庭擁有房產,在房價未大幅下跌,且維持穩定,在資產(財富)沒有縮水感,所以能維持消費熱度,也是過去幾十年累積下來的成果。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