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氫能聲聲慢2-2】台灣加氫站還沒蓋,但日本、韓國的氫能車已滿街跑;連混氫發電也還在實驗室階段

    2023-11-25 07:15 / 作者 吳馥馨
    台灣中油擬於今年底引進國內第一座可移動式加氫站設備。中油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終於在11月1日正式公告《加氫站銷售氫燃料經營管理許可辦法》,替我國加氫站設立提供法源依據。但台灣第一座加氫站能否趕在年底前誕生,中油公司恐怕要更拚。

    11月6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當天審查中油公司預算案,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在答詢時表示,加氫站設置辦法公布後,中油公司會趕在今年底前設置一座可移動式的加氫站示範計劃。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在當天答詢中關切中油整體氫能布局、短中長期計劃是什麼?李順欽說,短期是示範先行,先建置一座可移動式加氫站,再搭配重型載具試運行,若與民眾溝通無虞,再進行下一步。

    邱議瑩進一步詢問,溝通需要多長時間?李順欽說,可能要長達一年,因為有從A地擴及到其他地方,逐步完成全台灣北中南溝通,並擴及全島。

    這樣的速度讓邱議瑩忍不住表示,韓國登記氫能車已約達3萬輛;如今首爾市區已有20條以上公車路線採用氫能巴士,加氫站也上升至300餘座。而德國境內加氫站也已有100多座。按中油公司的加氫站示範計劃,最快都要3年以後了3年後。對比世界上各國,就好像人家火車人家都開過台中了,你還在高雄等待出發。

    面對立委的關切,李順欽坦言,「我們確實是慢了一點」,但安全還是最大考量,也需要和民眾溝通的時間,讓民眾相信氫能是安全的能源。

    蓋一座加氫站,最困難的是社會溝通

    李順欽也曾在公開演講時指出,台灣發展氫能有3大挑戰,包含氫能專法、合適土地、社會溝通;其中又以社會溝通最麻煩,例如設置加氫站時常會遇到抗爭。

    按中油規劃,今年底將於高雄設置國內首座移動式加氫站,預計每日供氫量60至80公斤,可供2台大客車或10輛小客車加氫,但能否趕在今年底?正在「努力達成」中,據了解,現階段延期機率很高。

    除了中油正在蓋移動式加氫站,工業氣體大廠聯華林德也要建加氫站,則利用工廠直送優勢,計畫於2024年第2季初在台南樹谷工業園區內啟用。

    氫能車「先大後小」從大客車開始

    台灣之所以開始建置加氫站,就代表台灣也想要發展氫能車,只是台灣缺乏汽車工業的優勢,只好先從氫能大客車開始。包括台灣的華德動能、彩碤新能源兩家業者都積極研發中。

    除了本土氫能大客車製造商躍躍欲試,日前已有日、韓兩國的氫能大巴業者蓄勢待發;包括韓國現代汽車表態在台導入氫能商用車,日本豐田也透過台灣總代理和泰車,爭取以旗下品牌氫能低底盤巴士CAETANO搶先上路

    儘管氫能大巴能解決電動大客車續航力不足的問題,但交通部的態度也是以試辦形式推動,先累積經驗,也讓民眾瞭解並實際體驗氫燃料電池大客車服務運行,視民眾接受度及視實際營運狀況滾動檢討。

    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近期會完成氫燃料電池大客車試辦運行計畫(草案),為氫能公車在台上路邁出第一步。

    氫能發電也還在測試階段

    除了加氫站與氫能車都還在起步階段,台灣的混氫發電,也還在測試階段。目前台電選在高雄興達電廠,加緊建置一座天然氣混燒氫能的測試環境,以天然氣混燒5%氫能開始進行發電測試,預計今年12月底前會展開混燒示範測試。

    台電目前是打算運用槽車載送的方式,從氣體業者處購得氫氣,但相對於穩定供應燃料的天然氣,穩定的氫能料源從哪來,都還待克服。

    對此,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中央大學機械系教授曾重仁忍不住批評,台灣發展氫能的腳步太慢了,政府現在的一些示範案,例如發電混氫5%,國外早已證實不用改造發電設備就可以上路,台灣卻還在慢慢測試。

    曾重仁認為,台灣氫能發展之所以太慢,是政策沒抓到痛點,關鍵是要先建好基礎建設,例如初期氫能無法自產,要仰賴進口時,應先建置氫能接收站、舖設輸氫管線等,但現在這些基礎建設都還看不到。

    此外,曾重仁也主張,台灣需要一部「氫能專法」,就像韓國在2021年2月施行了《氫經濟促進及氫安全管理法》,是全世界首創以專法作為推廣氫經濟及安全管理的政策工具。廠商只要對一部法令、一個專責機構、一站式處理,也將補貼或資助與氫能業務發展的方向明確入法。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