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居住,到底正義不正義?在716凱道集會後,各界都把討論目光放在「囤房稅」與「社宅」政策有否被落實。事實上,除了以財政手段逼出房屋,透明管理也亟待改革。台北大學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彭建文直言,台灣租屋市場,最大問題是「沒有好好被管理」。
所謂「沒有好好被管理」所造成的問題,受害的不只有房客,也有房東。彭建文表示,由於租屋市場的「資訊不完整」,不論房東或房客都承擔很多風險,也沒有透過保險或保證方式來降低各式風險。
「當然,租屋品質也就很不好,因為大家都怕被查稅,都躲起來沒有被管理。」彭建文說了一個關鍵,不少囤房者,都在想方設法的逃避政府的監管。
財政部:囤房稅2.0對多屋族有殺傷力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坦言,當初在制定「囤房稅2.0」政策時,是有全盤配套的。她說,政策出爐後,有人批評政策不夠力,又有人說會助漲房價。事實上,她認為,政策對囤房者是有殺傷力的。
新政是將現行房屋稅的稅率,地板與天花板都抬高了三分之一,房屋稅率變成2%至4.8% ,而且採全國歸戶;
宋秀玲表示,假若某一縣市過去皆未對多屋族採取差別稅率,房屋稅只課1.5%;以目前台北市5戶以上最就高稅率4.8%為例,差距三倍以上,應該是有殺傷力的。她舉例,假若平均現值20萬元的中古屋,房屋稅率4.8%,一戶房屋稅約9,600元。4戶大約就要繳3.84萬元,這種狀況會不會想釋出房源出租?房東大概已在爭扎的邊緣了。
宋秀玲表示,4.8%稅率看似不重,但若加上全國歸戶,上下限調升三分之一,再加上原本沒有實施差別稅率的縣市,不覺得「囤房稅2.0」會沒效果。
政策邊際效果已引導租屋市場被管理宋秀玲也分享她的觀察,她以內政部正力推社會住宅及公益出租人為例,今年起推出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方案,很多房東願意加入。
以前加入社會住宅要房東去申請,如今有包租代管後,業者協助有租屋需求者與屋主媒合,再協房東申請包租代管,並取得1萬元的修繕補助。
因此,房東樂於申請。而且,若成為社會住宅,房屋稅率只1.2%,不會受到囤房稅2.0政策影響。
而成為社會住宅的租金收入,每月還有1.5萬元免稅優惠;超過1.5萬元的租金收入,還有60%的成本費用率。因此,真正被課到的稅額不多。
但宋秀玲說,制度設計要有「邊際」效果,才會引導多屋族去設算現在的費用,進而有意願出租申報租金。各類出租人稅務成本
補稅效果雖有限 但能引導多屋族合法申報宋秀玲也以財政部「個人間房屋租賃所得專案查核作業計畫」專案查核為例,雖有補稅案,但金額都不會太大。
因為,許多包租公、包租婆沒有其他「所得」,也沒有累進,加上成本費用率43%,根本不用繳什麼稅。若你又用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成本費用率還可以上升到60%,所以補稅效果並不如外界想像的一下子就跳高。
她以一間房屋出租2萬元來試算,扣除43%成本費用率,剩5成7;一年租金收入大約24萬元,大約申報13.68萬元所得額。若名下有4戶出租,申報所得額也只54.72萬元。每年所得稅申報時,扣除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基本課不到什稅,稅率頂多5%,所得稅沒有想像中的重。
囤房稅2.0靈不靈?還要觀察嚇阻效果由於囤房稅2.0政策才剛出爐,仍要經過今年底立法院三讀,最快明年上路,後年才會實際開徵。政大地政系教授孫振義表示,囤房稅2.0的方向是對的,但能否達到逼迫多屋族釋出房源的政策效果,某個程度上看,應該是滾動檢討,政策先上路,再進一步討論該怎麼做。
孫振義也提醒,要留意系統上的公平性。舉例來說,假若囤房者名下有10間房產,雖然全國總歸戶,但稅率較優惠的自用住宅座落哪裡,似乎可以調配。假若屋主把非自用的住宅都集中在非都會區,然後位在台北市有高額出租收益的都配置成自用,就能躲掉很多稅了。
至於政策靈不靈?孫振義表示,也可以觀察對囤房者有沒有嚇阻效果。「在船上的人,或許不會暈船;但還沒上船的人,會不會因此不選擇囤房了,這是可以觀察的。」但他也坦言,現在一口氣出了這麼多菜,也很難判斷其「不上船」(不買房)的原因到底是不是「囤房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