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務實非核大哉問4-1】「台灣恐被碳稅課到暈頭轉向」 吃了誠實豆沙包的童子賢能促成務實非核嗎?

    2023-04-07 07:00 / 作者 吳馥馨
    核二2號機除役,台灣能源政策面臨難關。資料照片
    3月13日下午,遇到「大事」才會向媒體開放的經濟部第一會議室,一眾媒體記者及成排攝影機一直對著右手邊的門口張望,大家都在焦慮等著一個人現身。

    當天上午,藍綠立委才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以「南部大旱」經濟部水資源如何因應,輪番上台質詢經濟部長王美花,會議一直到下午2時才結束。

    2個小時後的下午4時,王美花身著白色高領,深藍色套裝,脖子上繫著絲巾,手中舉著一根長達1.5公尺的指揮棒,一如既往的以專業幹練的形象登場,身後緊跟著政務次長兼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台電總經理王耀庭、台電副總徐造華、台電發言人吳進忠等一行人魚貫入列,每個人手中都抱著一大疊厚厚的資料及手板。

    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藉著媒體報導向全國人民宣布,隔天的3月14日,替台灣運轉發電40年的核二2號機就正式除役了,但經濟部和台電已經「準備好了」。包括通霄小型機組、日月潭抽蓄水力發電,搭配全台遍布的太陽光電,以及即將在夏天加入的大潭8號機,這些發電機組會隨時待命,確保台灣供電無虞。

    4天後的3月17日,經濟部又召開上半年電價費率審議會,會後,經濟部以國際燃料成本高漲,為顧及台電公司穩健經營等緣由,宣布4月1日起平均電價調漲11%。

    核電停機後就宣布漲電價,很難不令人把非核家園、漲電價,兩件事聯想到一起。就在輿論對政府能源政策質疑聲浪四起,經濟部從官員到幕僚忙著四處滅火時,隔周,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公開表示,未來一年台灣核電廠相繼除役後,非碳排發電比重會下滑至10%邊緣,一旦國際社會開始課徵碳稅,台灣企業一年將被課到2,000億至4,000億元碳稅,未來台灣將被碳稅課到暈頭轉向。

    童子賢更形容自己就像吃了「誠實豆沙包」,根國際能源總署(IEA)數據,全球不排碳發電近40%,台灣未來才要達到20%,台灣的不排碳能源占比落後國際水準,人均碳排量恐怕會高升至全球第一,應該檢討能源政策。

    童子賢也說,如果政府當初不要承諾廢核,現在雖然一樣落後,但至少比較接近國際水準,不要一直講國內核電比重很小,核四也許爭議多,但核一到核三加總可以接近15%。

    回顧童子賢過去對能源的表態,他曾經表示,若不能將核能列為綠能,綠能永遠只是輔助角色,ESG的目標也都將淪為口號。

    童子賢吃下的「誠實豆沙包」,之所以在輿論界掀起一波波漣漪,讓政府原已定調的2025非核家園政策,吹皺一池春水,除了他本身位列台灣電子產業董座,也是社會意見領袖,更與他今年(2023)2月出任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一職,有著極大的關係。

    童子賢任民進黨智庫要職 燃起業界「務實非核」期待

    當時童子賢強調:「我非參與政治的角色,只是被徵詢產業問題與經濟議題時候的建言者。」

    儘管童子賢刻意撇清政治色彩,但其發言,卻讓產業領袖重新燃起希望,台灣究竟有沒有「務實非核」的可能性。

    長期關心能源議題的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對此表示,「每個能源都有其優點及缺點,我覺得要秉持科學主義來看待這事。」大家對供電的看法,一則是要穩定供點,另則又有減碳需求。從此角度看,確實應檢視總體面上,有否可以更積極達成此目標的做法。當中,包括提升能源效率、產線採取更高效能的設備。在淨零時代,各種技術都應該被仔細檢視和評估。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如果台灣核電廠能延役,「搞不好漲價幅度會小一點」,電量供應也能更安心。

    工總理事長苗豐強也說,台灣再生能源推動不如預期,為確保2030年供電無虞,及達成減碳階段目標,不論燃煤、燃氣、再生能源,還是核能、氫能都應列入考量。

    事實上,早在2022年7月,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也在《老謝看世界》節目中指出,綠能還有波折,大家都在探討核電問題、包括核融合,因此許多企業界人士都在講「反核不要太極端」,是否該考量讓核一二三廠延役,即使轉成備用也沒關係。

    謝金河也透露,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也和他說,台塑正在研究小型核電站。

    同為科技界領袖的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也曾經表示,近來興起的小型核電廠,是歐美大國的能源趨勢之一,其技術源自核動力潛艦的反應爐。

    工商界領袖最新核電態度。太報製表

    綠電接不上 企業陷入缺電焦慮

    儘管政府原本規劃,2025年非核家園後,原本核電占比20%的缺口,將由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等再生能源補足,但當今再生能源建置的進度落後,不論太陽光電或離岸風電都在趕進度,看起來無法如期達標。

    政府原訂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但據能源局2021年7月1日推估,2025年只能達15.27%,比原目標落後4.73個百分點。

    政府原規劃2022年太陽光電累積裝置量要達11.25GW、離岸風機總數達200座,根據經濟部去年底統計,光電雖然完成年度模組設置量2.5GW,但累積僅10.22GW;風電也僅設置188座離岸風力機組,雙雙均未達標。

    中央大學教授梁啟源直言,能源配比目標與實際有相當落差,燃氣、再生能源執行進度不如預期,他預言,今年開始缺電問題會更嚴重。

    一面是政府拍胸脯保證保證,非核家園也絕對不缺電;另一面則是來自工商團體、學術界等四面八方的疾呼,台灣已陷入缺電危機,大量採用化石燃料發電來彌補核電除役後的供電缺口,更讓出口製造業曝露在高碳排風險之下。台灣到底缺不缺電?排碳量高不高?誰說的才有道理?值得深思。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