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勞動部長專訪】上任拋直球「撥補就是改革」 何佩珊:勞保是「類國民基礎年金」 政府本來就該負全責

    2024-06-05 23:14 / 作者 徐筱嵐
    勞動部長何佩珊專訪。陳品佑攝
    勞動部部長何佩珊上任的起手式,直接表態對勞保年金改革方案不砍給付,並強調「撥補即是改革」,宛如冷不防丟出一記直球,立刻引起各方關注。

    何佩珊6/5接受太報專訪時說明,勞保就是「類國民基礎年金」的角色,政府本來就要負當然最終支付責任。她坦言,勞資各有立場,勞動部在天秤兩端抓住平衡,目前朝野唯一共識就是撥補,況且不只勞保,包括農保、健保和軍公教等也都持續撥補,撥補僅佔整體施政預算的一部分。

    面臨高齡少子化、勞動人口減少、退休人口增加等因素,各方估算勞保基金將在2028年面臨破產,而勞動部自2020年起,進行逐年撥補,從200億元、220億元至300億元,提升至450億元,今年將增編1200億元,另在疫後特別預算編列300億元挹注,合計挹注達2670億元。

    外界憂心單靠撥補很難弭平破產缺口,何佩珊表示,政府曾於2017年3月提出勞保年金改革方案,當時即便執政黨是多數,方案進入立法院後幾乎動彈不得。況且勞保年金改革必須凝聚共識,從總統大選迄今,朝野唯一最有共識的就是撥補,也是勞資雙方的最大公約數,同時是一個最節省社會成本的方法。

    勞動部長何佩珊專訪。陳品佑攝


    何佩珊提及,政府更大的目標是發展經濟,讓社會、政治穩定,然後有意義地充實國家財政能力,並針對各項社會保險進行挹注,在國家總預算歲出2兆8000億餘元當中,撥補是整體國家施政的一部分,不只是勞保基金,包括農保、退撫和健保等也都持續撥補,從整體來看,勞保基金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何佩珊也溫情喊話,「大家不要過度緊張、放大勞保問題,好像1分鐘就快完了」,但實情並非如此,況且總統賴清德一再強調,「只要政府在、勞保絕對不會倒」。她說,勞保就是類國民基礎年金的角色,「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其實不用入法」,政府本來就要負當然責任。

    何佩珊認為,現階段的重點是讓勞保基金永續,畢竟攸關千萬勞工未來老年的生活支柱,透過撥補挹注,讓勞工能穩定地領取。

    至於開源的部分,有不同聲音提出,調高勞保費率、提高雇主負擔比例或勞工自提率等方式。何佩珊說,「開源」要採取柔性的方式、不宜強制,如勞工自提率偏低,可能是誘因不足,不排除設計更多租稅誘因,吸引更多人加入自提。

    她指出,目前企業的各項負擔也逼近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上限、達18%左右,還需審慎評估,也許會有更多空間,由於涉及財政部和相關單位,她會努力與其他部會進行協調。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