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勞動部長專訪】何佩珊:下半年力推勞政友善化 服務取代嚴管 讓人民有感

    2024-06-05 23:18 / 作者 徐筱嵐
    勞動部長何佩珊專訪。陳品佑攝
    勞動部事務牽一髮動全身,更多涉及跨部會協商,新任部長何佩珊接受太報專訪說,將盡力溝通,針對可操之在己部分, 她強調,現階段重點是勞政友善化,要從使用者的角度去做,勞動部業務多屬「許可制」,容易產生嚴管心態,「我希望能改變這樣的態度」,改從服務角度出發做事。

    何佩珊舉例說,申請移工的程序繁瑣,但對每個家庭或企業都是很迫切的事情,至少先從小事著手,讓行政流程化繁為簡,提升效率和友善度,「讓他們從友善的思維開始,雖然是小事,但民眾也會比較有感」。

    從使用者角度出發 調整行政效率先行

    外界質疑勞動力發展署的直接聘僱聯合服務中心效果不彰,是否要進行組織調整?何佩珊先為勞發署緩頰,她說,移工採取許可制,光是跨國勞動力事務中心每一年蓋章出去的件數高達150萬件,而移工人數從原先的20多萬人,到現在接近百萬人,但人員編制卻維持原有的狀態,而且業務不只移工,還有本國民眾的就業和職訓,對於單位的負擔十分沉重,正在協助爭取人員和經費增加,才能擴大服務量能。

    何佩珊也直言,直聘中心是否進行調整,甚或走向法人化的層級,主要在於直聘中心屬於公權力執行單位,一旦法人化就很難監督,能否有效執行公權力恐怕受到質疑,若把相關方案送到立法院,將會引發喧然大波,不如從提升行政效率著手。

    勞動部長何佩珊專訪。陳品佑攝


    對於民團和產業都喊出移工直聘、不再透過仲介制度,何佩珊認為,直聘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且直聘能力確實有精進空間,但直聘必須考慮移工來源國的接納度,若來源國有良好的直聘制度,雙方能互相配合,才有辦法進行,在此前提不存在的情況下,現階段讓直聘跟仲介雙軌並行較為務實。

    此外,各行各業高喊「缺工」,移工被視為補充產業人力的首選,我國今年2月與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引發社會疑慮。何佩珊說,台印已簽署MOU,印度成為一個確定的來源國,目前引進移工並未新增開放業別,還必須經過立法院審查,才能往下走;而相較於其他國家,我國的移工來源國確實較少,不會放棄其他來源國,希望能多方洽談。

    相較日韓等國持續鬆綁政策搶「移工」,何佩珊不諱言,我國的移工來源國確實相對較少,但有幾項要考量的現實層面,包括跟台灣之間的文化是否相融、國人接受度以及移工的適應力等,都需要進行評估,對印度移工的引進並無新增開放業別,截至目前仍是程序作業,尚未進入具體引進的階段。

    勞動部長何佩珊專訪。陳品佑攝


    全球搶人大戰 移工是重要資產

    何佩珊坦言,之前有人提出從中南半島的緬甸、柬埔寨等國家引進,只是背後存在外交問題,還需要去努力,過去有立委提出非洲,但又擔心文化差異,相關問題要持續溝通,不過,她認為「態度必須是開放的」,台灣的移工需求是跟全球競爭,這是必須要面對的現實。

    她也提到,看移工的態度必須要改變,移工是重要的資產,台灣歷經30年的移工政策發展,從早年視為補充的勞動力,到移工管理方式產生變化,甚至演變迄今,移工權益備受重視,更宏觀來看,若進一步「把移工當作移民」,牽涉到整個對移工管理、政策的大調整,這需要長程的規劃,畢竟移工已經成為很大的族群,幾乎發展成一個小型社會。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