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AI助攻 今年首季製造業產值成功翻紅

    2024-05-18 15:34 / 作者 吳馥馨
    經濟部公布今年首季製造業產值結束連5季負成長,轉為成長4.56%。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受惠人工智慧、高速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成長,激勵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增強,今年第1季製造業產值4兆4,194億元,年增4.56%,結束2022年第4季以來的連續5季負成長。

    經濟部表示,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產值較上年同季增加11.76%,其中積體電路業因人工智慧與高速運算需求強勁,挹注12吋晶圓代工持續增產,致產值攀升至8,890億元,年增14.06%。

    面板及其組件業也因大尺寸面板產品價格高於上年同季,致產值增加至1,181億元,年增9.99%。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受惠AI浪潮,加上部分產品客戶回補庫存及手機鏡頭訂單挹注,帶動伺服器等產品接單暢旺,產值增加至3,393億元,創歷年同季新高,年增27.21%。

    傳統產業方面,基本金屬業因去年比較基期偏低,今年首季產值年增1%;汽車及其零件業雖然受惠電動轎車、客貨兩用車新車款訂單成長,但大貸車卻因市場需求下滑調節減產,交互影響之下,第1季產值年增0.99%。

    化學材料及肥料業、機械設備業則因全球復甦力道緩慢,終端需求仍未明顯回升,加上部分石化產品受國外產能開出市場競爭加劇影響,分別年減5.7%及2.29%;惟減幅已逐季收斂。

    經濟部表示,由於產值會受價格波動影響,若剔除價格因素按產量觀察,今年第1季製造業生產指數87.26,較上年同季增加6.22%,結束2022年第3季以來連續6季負成長。

    展望未來,經濟部指出,全球經濟持續受高利率、通膨起伏不定,以及美中科技爭端、地緣衝突風險升高等不確定因素干擾。惟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加速拓展,對國內半導體高階製程、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生產持續挹注,有助於我國製造業生產動能逐步回溫。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