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達瑞自訴高虹安誣告,當庭質疑她「偷換概念」。廖瑞祥攝
台北地院開審高虹安論文門衍生的誣告案,高虹安庭訊後未發言即離開,翁達瑞(旅美教授,本名陳時奮)則侃侃而談,表示高虹安到檢察署告他,但檢方進入實質偵查後,高虹安卻避開「抄襲」話題,把提告範圍限縮到和指導教授有關的兩句話,法官要她確認博士論文是否抄襲資策會期刊,她「一直兜圈子」,最後才承認內容有相同,「她口才流利,但說起話來,常有偷換概念跟扭曲的情形。」
翁達瑞表示,今天主要的在確定訴訟範圍,他根據高虹安第一次在北檢告他的內容(論文抄襲、遭指導教授除名)作為自訴高虹安誣告罪的依據,但他表示,原本內容是抄襲,但高虹安在檢方進入實質偵查後,竟刻意避開抄襲話題,還把提告範圍限縮到只剩和指導教授相關的兩句話。
他說,高虹安和律師團今天在法庭上指稱,「抄襲」不在她原先的提告範圍,強調不能作為成立誣告罪的理由,但依據他和律師團提供的實務判例,提告當下的內容就會成為誣告事實,就算撤告或限縮提告範圍也不會改變。
翁達瑞表示,高虹安口才流利,說起話來,常常會有偷換概念跟扭曲的這個情形,今天她就在庭上的講了好多句話不實的陳述。
比如說,她被(辛辛那提指導教授)李傑在學術履歷除名這件事,高虹安在法庭說,「李傑發聲明否定這件事」,這是不實陳述,事實上,高虹安在李傑的學術履歷被除名是事實,但李傑當初只說除名是「更新疏漏」並沒有否認,這個我把她給反駁了。
翁達瑞也表示,高虹安在庭上不得不面對抄襲的問題,當法官請她確認(博士)論文跟資策會被抄襲的期刊論文內容是否相同,「她一直在那邊兜圈子,直到最後法官追問,她才承認內容相同。」
翁達瑞指出,高虹安在「兜圈子」的過程當中,「以她是第一作者及資策會期刊論文的作者後面有資策會跟有辛辛那堤大學2個單位,這些無關抄襲事實來轉移焦點,她在庭上的反應跟說法,跟我對她一貫的看法並沒有距離。」
高虹安委任柯志諄強調,高絕沒有誣告翁達瑞。廖瑞祥攝
對於庭訊說法,高虹安不願發言,委任律師柯志諄則回應,「對於陳時奮先生提告誣告的本案部分,其實是之前高虹安市長針對陳先生在臉書上面陳述的一些內容不實之處,提起加重誹謗告訴。高虹安市長當初提告的內容,都是從陳先生的臉書上面擷取出來的,有關(辛辛那提)大學的函文(沒抄襲)的回函,也都是具體存在的事實。」
他強調,「誣告罪本身就是要有一個虛偽捏造事實,要有虛偽的故意,那才會成罪,我想,陳先生提告的內容顯然是跟誣告罪的要件不合,其他的部分,我們尊重法院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