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無師傅,用錢買就有。」
這個俗諺流傳在台灣許久,印象深植人心,就算到了現在,各位去問問街坊鄰居,對於選舉看法的歸納,很可能都會回到這句話上。而且不分政黨傾向,唯一差別是「我們支持的不會,我討厭的都會。」
雖說俗諺是指買票賄選,但這種心態從威權時代一路下來,已經變成好像選舉必須不碰錢,全部靠理念去說服別人,不然就是沒有理想、手段骯髒。結果就是,越沒經費的政黨要選舉,就越會拿這個去打擊別人,直到自己茁壯後,同樣遇到錢的問題,被回馬槍捅的渾身是血。
筆者不是要支持或否定俗諺,而是現實層面,選舉就是得花錢,不買票也得砸宣傳費,助理薪水還是要出。大家都需要過生活,全部靠義工燃燒熱情絕不長久,只是政治一講到錢,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深怕沾染到什麼的樣子,夠令人嘆息了。
小黨為何都以清新正面開始,形象負面崩毀做收?
因為,一開始沒資源,只能談理念,紙上規劃不亦樂乎,大家都很陽光正向。直到開始有可能選上後,在地產業會來接觸,金主也來洽談,原先募個半死才能維持營運,突然經費多到花不完,還可以養人從事政治業正職,彼此就開始奪權鬥爭了。
不是講到錢傷感情,現實上助理就是得付薪水,越專業的政治業幕僚,就越不能情緒勒索他來幫忙。一旦經費充裕,可以養好幾個人,小黨內僧多粥少,想搶的人變多後,不鬥也難。
能夠要到錢的總是講話大聲,但有辦法去募款的,跟台前有群眾魅力的,與提出各種思想指導的,通常不是同一個人。問題就在於權力太過誘人,小黨通常會因為掌權者不肯放手,導致其他有能者一一離開,最後惡性循環,變成只能更為激進的提訴求換取鎂光燈。一旦走到這步,小黨就會自貼最不厭惡的「背離理想」標籤,不然就活不下去。
選舉無師傅?才怪,幾乎都師徒制,不受信任就不會教你。看板掛哪裡、面紙如何發、政策怎樣談,越地方的選舉,眉眉角角就越多。小黨通常欠缺有經驗的師傅,若又不去培養信任,哪裡知道這些省錢招數。
筆者的幾個朋友投入歷年選舉,常分享神奇的消息,2018年曾聽過,小黨直接要求老議員讓出位子,理由是年輕人才有理想。今年是不再有這種魔幻寫實的案例,但小黨連發個面紙,在路口站台拜票,只找陰影多的地方,而非最能接觸群眾的位置。這種先替自己舒服打算,而非爭取支持為先的做法,難怪會跟民眾對嗆。
就別說現在,講點古好了。筆者的岳父母是民進黨創黨黨員,曾經參與早年黨外運動跟大小選舉,聽前輩們談論過去選舉,每天掃街、演講都是基本。就算是現在的蘇院長跟幾位前院長,也是從一條條街道去沿路拜票,一張張票去鞠躬拜託而來,哪有媒體優勢?
早期黨外候選人出門開始就有情治人員跟監,壓力何其龐大。威權時代國民黨掌握媒體,哪有今天網路空戰那麼寫意。
別跟筆者說,這是因為什麼左右派立場差異,這個主義那個理論造成種種影響。依照現在的標準,當初的黨外候選人,屬於左翼的可多著,極端到無政府也有,他們讀過的書不會比較少,要對抗國民黨政權機器,理想性、抗壓性遠遠高於今天小黨諸人。
但他們不會去教訓選民,遇到無法理解理念的民眾,停步說服是常態,針對政策無法理解的鄉親,記錄下來後多次上門拜訪也常發生。對象都是一般老百姓,不是產業大老或教授學者,他們也沒有覺得這是浪費時間,就算黨外候選人自己就是高學歷知識分子,你也極少聽過他們去「教訓」民眾。
太陽花後崛起的新一代政治人物,沒過幾年就紛紛殞落,並不是沒有原因。他們幾乎都違背了當年黨外政治人物,如何從基層爬起的成功經驗,多數只看著已成功案例,想著自己也該立刻擁有。
若問筆者要有什麼建議,大概就是「不要只想著被尊稱老師」。就算真的是老師,也只能指導一個科目,而不是每個政策都能指手畫腳。老師的權威來自於知識上的給予,而非政治上的權力,當權威跟權力掛在一起,歷史上所有案例都是悲劇。
你是律師就從律師的專業看事情,醫師就以醫師的角度切入議題,遇到自己不熟的問題,麻煩找專家當顧問,就算自己對某些意識形態情有獨鍾,也請不要教訓選民。選不上就算了,本業做的好,日子一樣過得下去,對台灣依然有大貢獻。
為了權力,失去原有專業的權威,一點都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