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等台語運動團體,積極推動台語正名運動連署。翻攝照片
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等台語運動團體,積極推動將課綱中的「閩南語」正名為「台語」,以符合歷史發展與台灣主體性,並展開連署,盼在文化部10月舉行的第二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前,累積超過數萬名民意。雖然教育部已預告修正,將「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更名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但引發的風暴不小,綠營內部也有人認為此時談正名,恐引起朝野更多爭端,是否能順利推動,有待觀察。
馬英九執政時期,2010年首次辦理「台灣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當時編修台灣閩南語辭典的學者就有人認為「台灣閩南語」和「福建閩南語」並不完全一樣,到了公布98課綱時,將台語、台灣閩南語等詞統一為「閩南語」,並在2011年將教育部的台灣閩南語考試,拿掉「台灣」二字,引發台語社團、出版社、學者及民進黨立委陳亭妃等人不滿,舉行記者會抨擊。
2019年,蔡英文政府頒布《國家語言發展法》,確立台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台灣手語」皆為國家語言,並由行政院函示,要求各機關優先使用「台灣原住民族語、台灣客語、台灣台語、馬祖語、台灣手語」等詞。立法院亦要求教育部、文化部等全面檢討,將閩南語正名為台語。
今年6月,民進黨立委陳培瑜再度要求教育部,應在非課綱活動中將閩南語正名為台語。她強調,行政院發文請各部會使用建議書面語言、國家語言發展報告的調查、教育部非課綱的活動及公文用語應該改成書面建議用語,以上都依據嚴謹的調查與行政院的正式函文。
教育部七月時預告修正,將「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更名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再度引起各界討論。
關於「閩南語」和「台語」的命名差異,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豐惠說明,兩者的意涵截然不同,「閩南語」是1950年代由國民黨政府推動的,具強烈的政治背景和歷史壓迫的記號。他說,當時的政府試圖透過語言政策,將台灣語言與中國的語言文化進行連結,強化中華文化在台灣的主導地位,刻意淡化台灣本土語言的獨立性。但實際上,早在國民政府來台前,台灣人一直使用「台語」或「台灣話」來稱呼這種語言,這兩個名稱在台灣歷史文獻中已被證實存在數百年之久。
不僅如此,陳豐惠也提到,「閩南語」一詞,從學術角度來看也缺乏精確性。閩南地區本身語言多樣,並非單一語言,然而「閩南語」卻試圖以單一名詞涵蓋這些複雜的語言現象,這顯然是不合適的。反觀「台語」和「台灣話」這兩個詞,具悠久的使用歷史,也更能準確反映台灣的文化與語言特色。
今年8月底,在金門舉辦的第二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台灣台語(金門腔)論壇」,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表示,民進黨中央漠視金門閩南語的發展,企圖將金門語矮化成為台灣台語(金門腔)的作法,她感到憤怒與不滿,未來會針對文化部國家語言發展計畫預算提出凍結或刪減案。陳玉珍的抗議,落實了「台語」與「閩南語」確實存在差異性,也呼應到「台語」與「閩南語」的差異。
不過,台語正名卻引來不同族群的反對聲音,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也認為沒有正名的必要,就連民進黨內也有不同意見,民進黨立委張宏陸表示,不用特別把它變成台語,語言就是大家使用方便,語言不要給它太多政治化。張宏陸受訪時進一步解釋,因為有更多重要議案,正名非首要,應暫緩,也可引起不必要的朝野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