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財劃法修正22縣市意見分歧 地方盼擴大統籌分配、一般補助款不減

    2024-06-05 14:07 / 作者 胡家銘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召開《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公聽會,台北市財政局長胡曉嵐發言。 截自國會頻道
    針對25年未修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國民黨與民眾黨要求中央釋出15%稅收、約5133億元給地方縣市。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6/5)召開《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公聽會,統合各地方政府發言,意見仍分歧,台北市建議,中央應把餅做大,營業稅應全數回歸地方;高雄市則認為各縣市有不同考量,單一縣市的建議無法當作指標;桃園、基隆與花蓮等藍營執政縣市,均表明支持國民黨團版本;宜蘭、金門等縣市則稱支持立法院共識最高的版本。

    目前財劃法修正草案累計已達17案,但仍無行政院版。對於財委會舉辦公聽會,莊翠雲表達感謝。對於邀地方政府協商時程,她說,先聽取地方政府、專家意見再安排時間。

    公聽會上,雖未有地方首長出席,但仍派各縣市政府代表發言踴躍。台北市財政局長胡曉嵐指出,《財政收支劃分法》未修的25年間,歷經地方改制,直轄市從二都變六都,地方事權增加,經費需求也隨同增加,但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來源,依舊是所得稅10%、貨物稅10%、營業稅40%,早已無法滿足地方發展的需求,因此中央應檢討修正,以解決根本問題,把餅做大、擴大釋出地方政府財源,以減輕地方財政壓力。

    胡曉嵐提出3項建議,第一為營業稅100%回歸地方財源,其中50%照各地盈利事業營業額分配,另外50%納入統籌分配;第二為保障地方社福、教育及基本設施等一般性補助款,不得少於所得稅與貨物稅總收入10%的合計數;最後則是不能有「中央請客」卻讓「地方買單」的情事出現。

    新北市財政局長陳榮貴提到,過往《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中央與地方總收入比重為60%比40%,但到了今年卻變成75%比25%。「應先求有再求好,中央應先把精省後多拿的15%稅款還給地方,這也是各地方政府最大的共識」;而新北市府支持15%稅款還給地方後,優先分配給非六都的16縣市,且因人口數最多,更願意進一步撥出部分分配數給離島3縣市。

    高雄市財政局長陳永勝認為,22縣市各有考量,水平分配要審慎,單一指標無法當作指標,應重視每項指標。包括淨零碳排城市轉型的財源、城市高齡化的社福支出等都應納入考量。

    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則提出,提撥一定比例平均分配給各地方政府,給予基本建設經費的平衡,並重新檢視收入支出,且中央權責由中央負擔,應一併檢討一般性補助款的分配,同時應給予省轄市額外比例的加權;另年度統籌款未分配數也應全數在分配予地方。

    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談及,應納入平均家戶可支配所得為逆指標平衡區域發展。她說,雲林縣有3分之2土地被劃為農地,雲林是全國糧倉,農林漁牧貢獻應該納入指標,特別的犧牲要有特別補償,像是承擔石化業犧牲,要有合理專款補助。

    新竹市府秘書長張治祥建議,修法若要達均衡地區發展,除了應擴大地方政府財源、劃一直轄市與非六都縣市的分配基礎,最大的關鍵是合理考量地方的財政能力、稅收貢獻。他樂見國民黨團版本草案擴大稅基,但全部用平均分配應再檢討,否則如新竹市經年受竹科園區外溢成本負擔,應給予稅收合理補償。

    彰化縣財政處副處長蕭源廷說,應併同考量一般性補助款不低於修法前的財源保障,並將風電、光電的發電貢獻納入《財政收支劃分法》中;連江縣財稅局長陳歲金則提到,依照現行法規,菸酒稅應以總收入18%按人口比例分配全台各縣市,僅有2%分配給金門縣與連江縣,但金門縣去年獲配7億餘元,連江縣卻僅獲配7000餘萬元,因此除了期盼統籌分配款能有適度調整,也希望菸酒稅能有適度修正。至於宜蘭縣的立場是,宜蘭被大家人認為是東部,北北基桃又排除宜蘭市是北部,縣府財政韌性有待加強,因此支持立法院「支持度最高」的版本。

    學者方面的意見,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表示,依現有統籌款與補助款合計數,在地方政府間的分配情形為基礎,可考慮全數、舊稅即良稅,兩款目前分配情形,是社經發展與政治運作下的均衡。也建議設置撥款委員會,避免政治分配,且修法兩年後檢討。

    台北大學公行系教授呂育誠建議,統籌分配比率已協助縣市執行全國一致性政策需求為著要考量,縣市應相對符合特定政策標準,配合地方稅法通則,強化縣市財政自主。透過制度建立協商機制,過程可考慮縣市提供具體運用計畫與成效預評,結果則可定縣市不得以普通統籌款收入支應會計科目,或限一定比例。
    胡家銘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