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解讀賴清德就職演說 全程稱「中國」、小笠原欣幸:對中抱持強烈警戒感

    2024-05-21 15:46 / 作者 陳毅龍
    520總統就職慶祝大會,總統賴清德演講。廖瑞祥攝
    針對賴清德20日的就職演說,深諳台灣情勢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透過《產經新聞》等日媒發表評論。根據《產經新聞》報導,小笠原欣幸認為,賴清德的就職演說承繼了蔡英文政府的路線,且明白表示對中政策「維持現狀」,但另一方面,也讓人感到守護台灣的強烈想法。



    根據報導,小笠原欣幸表示,蔡英文就任時雖然使用了「兩岸(台灣、中國)」、「對岸」等表現方式,但賴清德卻通篇都用了「中國」。賴清德也完全未提及中國所主張的「九二共識」,即兩岸確認「1個中國」原則,並對中國抱有強烈的警戒感。

    蔡政府執政的8年內,「台灣身分認同(identity)」已扎根於台灣。4月的民調中,回答「兩岸是2個不同國家」的民眾高達76.1%。賴清德在演說中,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小笠原欣幸認為,這是8年前蔡英文就職時未有過的用詞,賴清德的演說是根據台灣的民意,以及對中國的認識。

    另一方面,賴清德未觸及制定新憲法等「台獨」,也避免給中國不必要的刺激。賴清德強調的所謂「維持現狀」,可能是意味著守護「民主的中國民國、台灣」。他與蔡英文路線一樣,明確表示不會屈服於中國的壓力。無論如何,中國終究雖會批評賴清德,但中國應當要直視維持現狀的台灣民意。

    在總統大選中,民進黨的許多年輕人選票流向了其他黨的候選人,立法院內民進黨第一大黨的地位,被在野黨國民黨奪走了。賴情德於演說中所提到的強化經濟等內政問題上,說法聽起來比當時民進黨大獲全勝,蔡英文上台時還要抽象。小笠原欣幸表示,「我覺得內容也反映了民進黨執政的困難」。

    就在賴清德就任不久前,立法院內發生了國民黨與民進黨,兩黨委員的亂鬥衝突。中國認為這場衝突是一個「可以使用」的局面。透過在野黨佔多數的狀況,修改對中國不利的法律等,在野黨很可能會從立法領域動搖賴政府。

    為了下屆總統大選,中國應該會讓大家看到,使民眾增加對民進黨政府不信任的動作,不過既然「台灣不是中國」的民意佔多數,那麼國民黨也很難與中國走得太近。賴政府如何因應對兩岸問題不太感興趣的年輕人的滲透行為,小笠原欣幸認為值得關注。

    最後,小笠原欣幸表示,演說中雖然未提到日本,但親日派的賴清德,迄今為止都與自民黨成員關係密切。賴清德能夠理解日本能做到的事,以及做不到的事。透過擴大民間交流等,與加強相互的信賴關係這幾點,賴政府的上台,對於日本來說將是有利的。
    陳毅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