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時救災,休息時間到了卻不想待在戶外,寧願在斷垣殘壁間躲風。」去年台南和花蓮地震正逢寒流襲台,當外界急著關注是否還有生還者時,救災人員默默在一旁咬牙避寒的場景更令人動容。為帶給災民和救難人員一絲溫暖,全台首座用貨櫃改裝的愛心行動廚房於焉誕生。
這座用貨櫃改造而成的愛心行動廚房,是由萬海航運和1919食物銀行打造。照片╱1919食物銀行提供
行動廚房今正式啟用,1919食物銀行總監張謙方說,過去幾次救災經驗觀察發現,辛苦的救災人員往往被外界忽略,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這群努力救援的工作人員有時候只是需要多一點關照;在近年幾次地震後,食物銀行便萌生想為救災人員、災民提供熱食的念頭,「如果在凌晨能為大家提供一碗熱雞湯,能有多好。」
行動廚房的催生者,除了1919食物銀行之外,還有長期投入慈善救助的萬海航運公司。萬海航運過去長期提供愛心貨櫃,協助天然災變及人道救援物資免費運送;近年則透過「舊鞋救命」活動,將貨櫃運送至非洲,再改建成教室及醫療空間。萬海航運總經理謝福隆說,過去萬海多是提供「定點」式的資源服務,在了解食物銀行欲推動概念後,便想讓貨櫃能「長腳」趴趴走深入災區和偏鄉。
萬海航運捐助206萬元經費,打造貨櫃成為行動廚房,更從今天起贊助行動廚房「出動」至各地的運輸費,共計投入近300萬元。基督教救助協會秘書長夏忠堅笑稱,感謝萬海航運願意贊助行動廚房的後續運輸費用,「否則這個廚房只能放在台中園區展示。」謝福隆也回應,未來若反應熱烈,運輸費「不排除再加碼。」
全台首座愛心貨櫃行動廚房今正式啟用,左起為基督教救助協會秘書長夏忠堅、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長李美珍、萬海航運總經理謝福隆。攝影╱徐子晴
一台超過20呎的貨櫃靜靜坐在1919食物銀行台中園區,只要按下幾個按鈕,貨櫃的側邊會緩緩打開,並從裡面延伸出一整座廚房,裡面放置各式鍋具、鐵板、烤箱、蒸籠,只要廚師身在其中,就有如在地面的完整的餐廚。「我們都稱他變型金剛。」總監張謙方說道。
「這個行動廚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張謙方指出,廚房上的器具應有盡有,完整具備「蒸、煮、炒、烤、炸」等烹調功能,更考量災區供電、供水不便,行動廚房自備發電機、接市電的電線,更有能裝滿一噸容量的水箱,甚至貨櫃頂部更有設置6片太陽能電板,停電時則可靠太陽光發電。
行動廚房中有各種全套廚具設備,比一般可容納50-100人餐廳廚房還要齊全。攝影╱徐子晴
協助行動廚房準備餐點的冠廚餐飲集團主廚陳宏賓說,在災區用餐時,「溫度」和「快速」這兩點最為關鍵,災民並不想只吃一個冷冷的便當,「有時候他們只是想要一點溫暖。」因此在餐點設計上,陳宏賓盡量選擇能夠「保溫」的料理方式,如可以透過蒸籠、烤箱、鍋子烹調的滷排骨、紅燒牛肉、小籠包等等。為兼顧災民和救難人員的營養需求,他還特地設計不同的主菜、兩道副餐,以及主食和湯,就是希望透過行動餐車能雪中送炭。
行動廚房在「出動」前,1919食物銀行台中園區的中央廚房會先準備好新鮮食材並清洗,有時候更是先將食物烹調成料理包,送至行動廚房上備用。當行動廚房運送至災區時,4位廚師僅需準備1個半至2小時,便可順利出餐。1919食物銀行預估,一餐可提供200份餐點,最多一天更可提供達2000份餐。
張謙方說,行動廚房除了在災變發生時,深入災區、提供熱食,平時也會走訪偏鄉校園,每月至少「出車」一次,為孩童進行簡易烹飪課,教導大家如何煎荷包蛋、如何吃比較營養等「食育」、「食安」課程。行動廚房第一個任務,便是週六(19日)實際參與花蓮縣119消防節活動,配合消防搜救隊演練,屆時廚師將會現場烹飪提供熱食,盼能激勵辛苦的消防人員。
謝福隆說,萬海航運自2005年起運送超過250個貨櫃的物資,至菲律賓、越南、海地、中國大陸等地救難、賑災;希望能透過這次建造行動廚房,引發後續串連效應,帶動更多的人和企業善盡責任,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有愛、更美好。
行動廚房未來不僅要深入災區,更將提供偏鄉孩童食育教育。攝影╱徐子晴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