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台北市車程不到40分鐘的坪林,是台灣有名的茶鄉之一。因為地廣人稀、高山環繞、土壤肥沃且擁有寒冷濕潤的氣候,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因此大約200餘年前便已經有來自中國的移民來此種茶,後來在清代成為臺灣「包種茶」的發源地,至今的年茶產量可達到400噸。
而坐落在北勢溪畔的「坪林茶業博物館」,便是台灣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表徵。裡面除了定期更換關於臺灣茶產業與中、外茶文化的展覽,另外也有茶藝教室不定期舉辦各類與茶相關的課程與講座,帶人們透過各種角度認識茶業的世界。喜歡品茶的香港朋友,可以透過這間博物館深入了解台灣茶的內涵。
而在博物館的周遭,還有眾多古色古香的老牌茶店,可以直接買到品質上佳的茶葉,另外山坡上蒼翠的茶園更能讓人直接體會茶鄉之美,是坪林的招牌景觀,就算不喝茶,來被譽為北台灣最美的自行車道「北勢溪自行車道」騎趟腳踏車,也是很棒的散心行程。
開放時間:
參觀費用:80元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烏來本是原住民泰雅族的聚居地,在日治時期因日本人為了取得木材、樟腦與茶葉等資源,而受到初步開發。二戰過後,由於政府將林業視為此地的重點產業,吸引許多外地人來此謀生,後來發展蓬勃下為了方便搬運台車與伐木工具,進一步形成了人群集居的聚落
所以走進烏來老街,會發現許多建築或景點都少不了原住民風俗的點綴。而位在老街底端的「烏來林業生活館」,展示的便是當年林業發展的詳盡歷程,其中的重點是當時唯一的特殊交通工具「台車」的介紹,從館中對台車用途與功能的進化變遷,可連帶完整了解整座烏來小鎮的百年風華。
如果喜歡更有趣味的體驗,目前烏來已設有現代化的台車觀光鐵道路線,單程只需要約10分鐘,除了可以親自感受坐在台車上穿梭於烏來林間的感覺,終點還有知名的烏來瀑布做為整趟旅程的句點,喜歡清幽山林環境的香港朋友,烏來是個值得一訪的小鎮。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09:00~17:00
參觀費用:免費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台灣第一座市立考古博物館,設立的目的是為了保存及推廣「十三行文化」。
「十三行文化」名稱的由來,是因當時位於八里鄉的頂罟村,有個別名叫「十三行村」,而在1957年時,這一帶開挖出內含陶器、鐵器、墓葬等各種豐富的遺物的墓葬,後來經過鑑確認為台灣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成為台灣在史前時代便有人居住的重大證明。
現在的「十三行博物館」,位置便在當初挖出史前遺物的遺址旁邊,裡面展有從遺址出土的各項重要文物、十三行人的生活模擬、以及考古工作介紹的常設展,不過如果想要實際參觀十三行遺址的保存區,那就得另外跟博物館預約導覽了。
開放時間:09:30-17:00
參觀費用:80元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這就不是一個會讓人感到太愉悅的博物館了,但它背後的意義值得一看,因為它的前身,是「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
當年國民政府撤遷來台的初期,曾實施了將近40年的戒嚴,而這間看守所便是當時警備總部用來作為審訊、羈押軍事、政治、治安案件的場所。但在當年對於共產黨的高度戒備,衍生的寧枉勿縱作風,使得許多無辜百姓僅因隻字片語便被判為政治犯而在此接受判刑,有些被判處死刑,有些則是短暫羈押後轉送往綠島或台東監獄,甚至就在園區代監執行。
最具代表性的,是1979年「美麗島事件」,這則台灣民主發展史的重大案件,便是在此處的第一法庭舉行「軍法大審」,使得這座博物館本身在台灣政治史上更具有特殊的地位。
且除了展覽的內容外,由於這間博物館是由看守所建築直接整理改建,因此內部許多當年關押罪犯的設施,都還保留的相當的完整,如服刑期間與外人碰面的會客室、簡陋卻每間都塞超過10人的牢房、每日讓犯人進行勞動的洗衣工廠,還有當時使用的腳鐐,甚至是犯人手寫的家信遺書都有展出,因此如果在陰天時前去,整座建築的壓迫感更會被陰鬱的天色強化。
如果想了解台灣人民爭取人權的發展歷史的香港朋友,這是一間值得雙手推薦的博物館,但話說前頭,當初我看完展覽後,縱使慶幸如今生活的自由,依然揮不去壓在心頭的沉重與震悸,建議各位香港朋友要有比我感受更加深刻的心理準備。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17:00
參觀費用:免費
作者:Jed Lim 文章出處:灣仔日報
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更多太報報導
新北市8大博物館(上):勾勒昔年,從博物館認識台灣
永和最強餡餅在這!不夠早起就吃不到的「鮮味餡餅」,八點熱門口味就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