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去台北公館挖掘「舊」美好!個體戶二手唱片,從黑膠、卡帶找回音樂原貌

    2019-03-06 12:05 / 作者 樂手巢 YSO LIFE

    經過師大公館一帶如果總是太過匆忙,你可能不會注意到頭頂上黑橘配色招牌寫的「請上三樓」──而若真的如此,你就錯過了台北淘寶不可不知的好去處:個體戶二手唱片。客群年齡層偏向青壯年的個體戶,或許已是熟客們的秘密語言。爬上三樓,恍如置身魔幻的正立方體,從入口前玻璃門貼著十五年前就戴著美瞳的椎名林檎,你可以隱約看見這間唱片行的悠遠歷史。


    個體戶二手唱片。

    個體戶的個體經營

    本身也在當VJ,曾在有象音樂祭為伍佰製作影像的現任個體戶老闆孫昀皓,其實是繼承了個體戶第一任顏老闆的唱片行。



    「這家店差不多在1996年的時候開始,當時是在公館新生南路上大眾唱片旁的九樓。那時我才高二,以前大家都有買CD的習慣,常常會在光華商場那邊溜達,後來跟同學一起來到這邊後就幾乎泡在這裡了。」



    老闆接著說:「顏老闆聽得很多,我也是從那時候接觸到比較多地下或前衛的東西,像是一些Lo-fi或電子樂。而且泡在這裡你比較容易掌握樂圈樹枝狀的關係,比如說聽Radiohead就會再去看Jonny Green Wood有什麼東西,然後就這樣一直連下去……。」



    「我在這五年了,這邊還有他留給我的舊電視,現在被我當監控螢幕,都不會壞耶!」



    從1996年到現在,這間已佇立公館近20年的老字號唱片行陪伴不少人走過青春歲月。孫老闆提及經營一間唱片行,總想要盡多一點的社會責任。「我會去想是不是還可以做些什麼,像是把空間改裝一下,弄成展演空間之類的。只是遇到很多困難,」他聳肩:「我們還在規劃啦!」(延伸閱讀:時代留聲盤》巷弄裡的黑膠樂園,專訪「小宋唱片」

    個體戶二手唱片行已營運超過二十年。

    老空間裡的新秩序

    個體戶的空間特色是什麼,對老闆而言或許是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我們的東西就是多啊!」他自信地說,「尤其Metal跟Hard Rock的東西,我相信目前全台北市就是這裡最齊全。」無論是源於身邊老友的寄賣,還是自己出國時的進貨,個體戶的收藏都能在你親身栽進唱片堆時乍現。



    「當然你如果想找那種一片歌手,這裡也很多。」他笑說。從進門口國台語流行唱片,中間的金屬與重搖滾、爵士與古典、電影原聲,直到最後一排為個體戶定調的獨立與另類搖滾,這個正方體空間內的秩序或許比你想得齊整(若你願意花上幾小時好好地繞完),又或許比你想得混亂(畢竟你永遠想不到突出的櫃子與結帳檯前放有哪些老闆選樂)。

    櫃台前擺放著DJ用的唱盤與mixer設備,你可以隨時試聽黑膠片況。「我選黑膠的標準比較高,所以那些近幾年重壓、再發的那些,在個體戶都看不到。」他補充:「卡帶倒是也賣得蠻好的!」

    應有盡有的ㄎㄧㄤ客

    老闆說道自己如果太忙,偶爾會找他的熟客兼好友代班。「他對metal還有jazz跟古典比較熟,介紹很深入,所以有些客人最後也就這樣跟他變成朋友。」



    這個近似電影失戀排行榜(High Fidelity)的場景裡,隱含了與客人直接甚至熱切的互動過程。



    提到淘CD這件事,對老闆而言或許更象徵著當唱片行還風行的時代軌跡。(延伸閱讀:百合花樂團|傳統音樂與搖滾的交疊灌溉,為台語創作開出不一樣的芬芳



    「每次看到一些年輕人進來,晃個兩圈馬上就走了,我都會有點……」他聳聳肩,「覺得有點可惜吧!」他將二手唱片行比擬作柑仔店,這古老的、看似不合時宜的社群網絡,其實在同好者的交集中堅毅地存在著。「當你開口問店員『最近有什麼好聽的?』,那代表了他已經熟知你的口味,你也信任他的眼光。」



    被問及特別的客人,備好唱片地圖而來的觀光客當然不少。不過老闆印象深刻的是幾年前,日本迷幻搖滾團酸媽廟來台演出後曾到店內網羅唱片的情景。「他們就這樣從晚上11點多挑到2點多,扛了兩三箱黑膠才走。」



    店員幫腔:「也遇過一個染金髮的女生,一進來就問我們有沒有賣Sonic Youth,我說剛好沒有,她接著惡狠狠地大吼:『那很好!不准賣他們的CD,不然我不知道我等等會做出什麼事情!』她一講完現場好多客人都默默推門跑走了。」他們大笑:「反正怪咖很多,很好玩啦。」

    個體戶二手唱片行不只黑膠、卡帶多,奇妙的客人也多。

    實體音樂記憶

    對老闆而言,個體戶和所有二手唱片行一樣,面對的是這個世代不再尊重音樂原貌的現象。他提及當Beck獲得葛萊美獎時便已極力抨擊了串流音樂時代,人們正逐漸失去聽音樂的態度。「Beck何必請他覺得最好的吉他手,去很棒的錄音室錄音,如果這些聽他歌的人在用音質那麼爛的MP3播放?」



    「這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對不對的問題。」老闆認真的神情讓人可以想像一張張被壓制的CD,此刻正躺在零散四處的唱片行,它們是創作者、樂手、錄音工程師們珍惜的心血,卻在mp3下載與串流音樂的盛行之後越來越少受到關注。「就像聽黑膠聽久了音質會改變、可是那有什麼關係?它本來就應該要是這樣被聆聽的。」



    輪盤轉動著時間的軌跡,如回聲樂團《木雕輪盤》的喃喃:「蕭條的70年代,貪婪的80年代,虛無的90年代,一切因你使然……,這是我們的年代,縱然我看不見真實的企盼。」



    實體音樂的厚度來自於對作品的整體敬意,它不會待在手機的慢跑音樂清單、不會僅是YouTube的自動播放,而是可以放在櫃子裡留給孩子的寶藏。(延伸閱讀:「台」味歌曲正當道,獨立音樂背後的本土意識尋根

    個體戶二手唱片行老闆認為,唱片集結了創作者、樂手、錄音工程師們珍惜的心血,卻漸不受重視。

    對一名唱片行老闆而言,要選出最能代表個體戶的一首歌是個要命的問題。「不過這首歌應該可以算是我的一個trigger(觸發點) 吧,」他拿出架上的《Hand In Your Head》說:「高中每天都會放一次的那種。」從Beastie Boys、Money Mark聽到約翰藍儂的獨子Sean Lennon,這些青春記憶的蝴蝶效應,或許就是老闆現在坐在店內的原因。



     



    黑白交錯的大理石地板、躲在架子後的布勒成員、高及天花板的各類DVD與唱片、拿著紙筆與本子記帳的老闆、老電視播放中的監視器畫面……,這些側寫遠不及你親自進店所感受到的氣味。當然,也寫不出鎮店橘貓卡布怎麼蹭過你身邊的驚喜。

    除了各式唱片外,個體戶二手唱片行還有一隻橘貓。

    「我希望讓學生、或說一些年輕人感覺到,實體唱片跟mp3還是有差的。你可以在任何螢幕看相機裡的照片,但有些畫面比較犀利、有些色調會偏頗,」老闆說:「所以最真實的畢竟還是沖洗出來的那種,不是嗎?」


    個體戶二手唱片 店家資訊

    地址:台灣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97-5號3F(公館師大一帶,近捷運台電大樓站)

    電話:02 2369 6386

    營業時間:平日12:30-21:00,六日13:30-22:00(周一公休)


    合作專欄:樂手巢

    原文:實體唱片堆的Digging Time──個體戶二手唱片



    樂手巢 YSO LIFE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