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成為漫畫家的理由 M蜥:做不到放棄 用畫筆證明我選擇的人生

    2022-04-27 11:37 / 作者 徐筱嵐

    因為先天性的緣故和年幼時一場高燒,使得聽力受損,雖然要配戴助聽器才能跟對方溝通,但我很喜歡跟人聊天,特別是遭遇低潮的時候,透過與朋友聊天來轉化自己的心情。




    圖片
    選擇漫畫家這條路並不輕鬆,M蜥堅持至今未曾後悔,不斷追求如何自我突破。(圖片來源/徐筱嵐攝)




    國小開始畫漫畫、取筆名 邁向目標前的伏筆



    回想我第一部接觸的漫畫,應該是《美少女戰士》動畫版,剛開始看電視版,後來發現有漫畫書,雖然是黑白的,感覺比動畫更漂亮,看漫畫的同時也逐漸產生興趣;到了國小五、六年級,當時流行《數碼寶貝》,那應該算是真正的啟蒙,畢竟是第一次自己動手畫。



    那時學校裡很流行在作業簿上畫漫畫,我常常把家人畫成《數碼寶貝》的角色,同樣的世界觀,但人物跟角色都是自己創造,沒想到在同學之間大受歡迎,也讓父母發現我的繪畫能力,開始去補習學畫畫。



    到了國中,看到同學自創漫畫,我也受到啟發一起畫,卻沒有太多故事靈感,剛開始以畫人物為主;出社會後投稿參加比賽,第一次進入數位漫畫平台,當時的編輯覺得我對故事架構能力不太行,因為自己是菜鳥,就一一記下編輯說的話,努力鑽研故事技巧,後來調整為,從劇本的事件發展來設定角色,「以前是故事配合角色,現在是角色配合故事,成為我的創作習慣」。




    圖片
    2020年的萬聖節前夕,M蜥曾受邀到漫畫基地前進行人孔蓋彩繪。(圖片來源/漫畫家M蜥提供)




    因為從國小開始畫漫畫,那時下定決心要成為漫畫家,連筆名也一起想,現在的筆名原型是蜥蜴,跟名字「欣怡」念起來的諧音有關,但跟我喜歡的動物沒有關係。



    為了取筆名,我真的花很多時間去想,還特地練習簽名,以前曾取過「月晞」,有追逐月亮的意義,越畫越發現自己追求完美,有點像「被虐狂」(Masochism),就取名為M蜥,還一度請算命師看,沒想到算命師說「不太好聽」,但我出道以後,仍決定用這個筆名。換另一個角度來想,用網路搜尋的話,特殊筆名也比較好找。




    圖片
    立志成為漫畫家的M蜥,練得一手好簽名,最近還會在招牌LOGO旁加上自己的兔兒子。(圖片來源/徐筱嵐攝)




    既然無法放棄 賭氣離家也要捍衛到底



    算一算出道時間,正式出道從2014年開始,到現在8年,年資不算深。成為漫畫家之前,曾經在遊戲公司做美術、美編工作,儘管做了一段時間,但兒時成為漫畫家的夢想始終縈繞在腦海中,渴望把自己發想的故事畫成漫畫,「不知不覺就是想畫漫畫,實在無法放棄」,透過參加比賽,或朋友幫忙投稿,我還是決定回到兒時的初衷。



    當然,家裡是很反對的,媽媽曾經問我「為什麼要當漫畫家?為什麼要做收入不穩定的工作?」我一度賭氣,乾脆搬出去一個人住,爸媽看到我這麼喜歡、這麼堅持,最後還是心軟,只說「隨便你了!」我知道爸媽不放心、會想要保護,但父母過度保護會影響孩子發展。



    雖然如願成為漫畫家,但首次的連載作品《聽見晴空的迴音》,讓我遭遇很多不知所措的情況,心理的負面情緒多、壓力大到喘不過氣,也是家人反彈聲浪最強的時刻,那是我人生最長的低潮期。儘管是辛苦的,卻領悟到漫畫家的自制力要很強,隨時自我調適,「每天都在跟自己決戰的感覺」。



    面對低潮的時刻,我有三種方式去排解,一是找朋友聊天,把話講出來;二是要自己外出接觸自然、釋放情緒,不一定要逼自己忙,透過一趟趟的小旅程,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三是看電視劇,放下創作者的身分,轉換成閱聽者的角度觀賞作品,感受自己看完作品的心情,再去思考為何會出現這種情緒、共鳴,同時分析劇情和畫面安排,透過這些方式讓自己恢復動力。




    圖片
    面對低潮期,M蜥絕對不把自己關在家,而是逼自己到戶外接觸大自然。(圖片來源/漫畫家M蜥提供)




    我的個性比較彈性,遇到變化能馬上轉換想法,面對一些比較固執的人和事情,就會逼自己去轉換想法和立場。「很多人認為我充滿正能量,但我覺得正能量是有區別的,有一種是全然樂觀、天真,但我不是那種,我認為正能量應該經歷過低潮、從負能量吸收到一些知識,才能變為無法被擊倒的正能量。」



    人生不一定要太樂觀,有一些低潮會比較好,遇到低潮才知道怎麼走出來,這也跟我的漫畫風格一樣。



    體驗人生無極限 讓累積化為作品的養分



    其實我本身不是很安靜,聊天時很聒噪、工作時喜歡放音樂,熱愛體驗不同的事物,想嘗試沒做過的運動或活動,放假會去上跳舞課,或是安排爬山、潛水等戶外活動,也會去當志工。



    印象最深的是大學時期,曾參與公視的實習,原本想作為漫畫的題材,但發現當記者好累,要時常面對面跟人聊天、採訪,我有時能侃侃而談,有時連一句話都講不出來,尤其電視台還有剪輯跟配音的部分,花一個月的時間,只剪輯出幾分鐘的影像,「才剪輯1分鐘我就不行了!」





    圖片



    透過一趟趟的小旅行,M蜥將所見所聞化為靈感的養分,運用在作品中。(圖片來源/漫畫家M蜥提供)





    然而,這些點點滴滴累積的體驗,以及對生活周遭的觀察或聆聽,都會變成故事的靈感,讓作品內容更加豐富。像是第二部作品《要是未曾相遇就好了》的發想,印象中聽過長輩叮嚀「看到路邊小廟不要亂拜」,當時自己剛失戀的經驗,突然想到「如果時間重來,我會怎麼做?如果去許願,是否就能實現心願…」,不知不覺完成故事架構,加上自己喜歡的驚悚風格,最後催生出這部作品。



    《要是未曾相遇就好了》帶給我不少驚喜,透過LINE WEBTOON漫畫家介紹,編輯部認為作品結合台灣小廟文化探討現代愛情觀,是少見的網漫題材,且畫面及角色設定與劇情搭配得宜,之後順利在平台上連載,沒想到陸續在韓國跟中國大陸的漫畫平台連載,真的很開心!



    單打獨鬥=分身乏術 盼台漫跨國攜手邁向影視化



    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畫漫畫)很開心,但壓力也不小,尤其在漫畫連載期間。以我自己來說,1集要完成約60格左右,劇本大綱也要視情況而定,若需要調整,會花上半天到一天編寫,另在對白劇本部分,也要花1至2天的時間。




    圖片
    M蜥認為,一部作品除了漫畫家,還需要編輯、助手和LINE WEBTOON平台的協助,才能立足台灣、邁向國際。(圖片來源/徐筱嵐攝)




    我習慣先將分鏡練習畫在紙本,再移到電腦上作畫,這也需要1至2天,再計算草稿到完稿的時間則需要2至3天;一整天大約工作8到12小時不等,早上9、10時開始作畫,最晚畫到晚上10時才會休息。



    一個人不可能做全部的事情,漫畫家很需要助手幫忙,我會找其他聽力受損的朋友來當助手,他們受限於聽力狀況,表達上較吃力或不清楚,在外面不好找工作,助手收入雖然也不太穩定,但至少是一個機會,同時鼓勵他們使用電腦、持續創作,而LINE WEBTOON編輯部也會協助,轉介給其他漫畫家。



    如同一部漫畫,不可能只靠漫畫家一人完成,還需要編輯檢查、LINE WEBTOON想活動宣傳等,要由大家攜手完成,台灣漫畫也不能單打獨鬥,要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在國際市場打出一片天。有時看到韓國把漫畫影視化,覺得很羨慕,期待台灣漫畫也能影視化,未來台漫也不一定要侷限在國內,或許跟不同國家的作家合作,一起走向影視化。




    圖片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