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沒有垃圾的生活」其實是起於一個小小自私的原因——當時看到零廢棄教母貝亞強森(Bea Johnson)的書《我家沒垃圾》,貝亞說,減廢讓她變得更快樂、生活更有餘裕,覺得好想體驗看看這種快樂,而開始了零廢棄實踐。
於是,我翻出櫃子裡的環保餐具、環保杯,隨身帶著到餐廳用餐、到便利商店買咖啡,只要今天少製造一樣垃圾,就覺得很開心、很有成就感,也產生了自信,於是漸漸地想要挑戰更多「零廢棄生活」的實驗。
幾年下來,從市場買菜自備環保餐盒及布袋、拒拿用不到的試用品,到舉辦了一場「零廢棄婚禮」,雖然零廢棄實驗有成功、有挫折,也曾不被理解,但我一直相信,每個小小行為都是對環境的「善」,一點一滴都會累積在生命中,天公伯都會記住。
疫情期間,為了防疫衍生出的一次性垃圾變多,也讓減廢變得困難。不過,我卻從中發現了「小確幸」。當大家都在搶衛生紙,因為我們家早就用手帕取代衛生紙,一包衛生紙可以用兩年,既不擔心無紙可用,也不用挪出家裡空間來囤放。
此外,防疫生活也讓我解鎖「新技能」,疫情期間麵包不能裸裝,不喜歡一次性包裝的我,開始學著自己烤麵包。當然也有比例不對、麵包烤焦的時候,隨著多嘗試幾次、成功機率變高,又開發出一種新的生活樂趣。
如同貝亞所說,「沒有垃圾生活」讓人樂在其中,藉由簡化生活,將注意力拉回自己身上。雖然不可能全然擺脫物質,但透過不斷的思考、練習,專注分辨哪些東西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盡量不買多餘、會製造垃圾的東西,不僅日常開銷比過去少得多,生活也比之前更有餘裕。
出社會以來,花時間工作換取金錢,拿錢去買喜歡的東西,隨著喜歡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貴,就得投入更多的時間工作換取金錢,似乎不斷陷入追逐循環、深陷其中,甚至會以「價格」來定義有品質的人生。然而,真的非得如此嗎?
零廢棄生活讓我思考「想追求什麼樣的自己?」只要能符合基本生活需求,花多少時間在工作賺錢上,其實是一種選擇。我選擇不把工作塞得太滿,剩下的時間留給自己與家人,拓展想做的事,陪伴重要的人,也才能夠有更多時間觀照內心。
生下女兒之後,從零廢棄生活到零廢棄育兒,人生又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們家幾乎沒買什麼玩具,大多是朋友送的「恩典牌」,而觀察女兒對不同物品的反應也是件有趣的事。有時昂貴的玩具她摸一摸就不玩,能吸引她注意的反而是塑膠袋的沙沙觸感,或者草地上的枯枝落葉。孩子讓我學習到,真正帶來快樂的不是物質(她根本不知道這些東西是貴還是便宜),反而是在過程中的探索、體驗,那才是讓他們眼神發亮的原因。
回想開始零廢棄生活到現在,一開始或許會有小小的不便,但體會到的卻是大大的快樂,一點都不覺得辛苦,收穫最多的反而是自己。當零廢棄生活變得像呼吸一樣自然,讓我更能專注在事物的本質上,才發現零廢棄只是一個手段,更重要的是如何探索、體驗人生,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
至今都還記得,在「零廢棄婚禮」的那天,因為儀式很簡單,不用三進三出換衣服,反而能與親愛的家人、朋友聊天互動,開心地看著爸媽在婚禮上跳舞。在家裡「溫柔生產」時,雖然沒有用到什麼厲害的病房設備,但女兒生出來就在我的身邊,那種幸福、踏實感,種種細節都成為我回憶這一切的美好點滴,不會隨著時間消逝。
有人問我,實踐「沒有垃圾的生活」這麼多年,會不會有累的時候?老實說,一直以「沒有垃圾」為主題,的確是有點膩,事實上,零廢棄實踐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習慣成自然,根本不用特別強調。接下來,希望能邀請更多人將「沒有垃圾」的目標納入自己生活中,一天也好、一件事情也好,只要跨出第一步,相信這份對環境的友善,就能像漣漪一般擴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