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行人烤厭3-1】羨慕韓國行人停等紅燈有遮陽棚 高溫烈日下最有感設施如何推動大解密

    2024-07-22 08:00 / 作者 洪敏隆
    韓國在路口行人停等紅燈的人行道,設置遮陽棚,被韓國輿論稱為「炎熱中的綠洲」。洪敏隆攝
    夏天越來越「熱烈」,在台灣很多路口停等紅燈是沒有遮陽空間,民眾在烈日下停等紅燈總是汗流浹背,近來有臉書粉專po出韓國首爾在人行道設置停等紅燈的大型遮陽傘,指這不僅提供行人停等紅燈的遮陽蔽蔭,還能在韓國每年6月底到7月中旬的梅雨季節擋雨,成為行人的避風港,兩全其美。

    這篇po文在社群媒體被瘋狂轉發,有人說「台灣真的可以參考」、「大太陽下等紅綠燈,有這把傘根本是救贖啊!」、「首爾行人像個人,反觀台灣?」、「應該敲碗希望政府讓台灣也有」。

    許多民眾誤以為這是首爾去年(2023)的新措施,事實上,這個外觀設計如大型遮陽傘的「行人停等紅燈遮陽棚」,在韓國是立法成為《道路交通法》的「交通附屬設施」,2015年就開始設置,現在已經遍佈全國。

    韓國行人「停等紅燈遮陽棚」


    《太報》實地到韓國採訪觀察,並整理韓國設置「遮陽棚」的歷程,讓讀者了解韓國政府做了什麼,讓這個被韓國輿論稱為「炎熱中的綠洲」的設施,成為韓國民調排名第一,民眾最有感施政。

    釜山市民朴瑟琪跟《太報》記者分享體驗,在路口行穿線停等紅燈,都會找樹木遮蔭,但不是離路口太遠,就是完全沒有遮蔭空間,政府在停等紅燈較久的路口設置此設施,那個溫差是「有感」,也比較不會煩躁。

    韓國行人停等紅燈遮陽棚,設計猶如大型遮陽傘,兼具功能及設計感,彷彿矗立在街頭的藝術裝置。洪敏隆攝


    停等紅燈遮陽棚的概念是怎麼來的?

    韓國在人行道設置遮陽棚始於2013年,首爾市銅雀區廳有鑑於行人在大熱天等待綠燈時,經常大汗淋漓,因此設置蒙古帳篷形狀的遮陽棚,首爾23個行政區馬上跟進共安裝800多個,但是這種形式的遮陽棚有3個問題,一是不牢固易被強風吹走,二是帳篷上面常被貼滿廣告有礙觀瞻,三是會擋住右轉車輛視線,因此,試驗一個夏天就告失敗收場。

    韓國2013年就在紅燈停等區設置遮陽設施,但是易被風吹走,也會阻擋轉彎車輛視線。翻攝自韓國政府官方網站「創新24」


    2015年,首爾市瑞草區廳在良才站路口和聖母醫院路口人行道安裝新式的遮陽棚,外型是兼具美觀的遮陽傘設計,可以摺疊展開,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傘面高約3公尺,打開後寬約5公尺可以容納約20個成人,並且可以阻擋紫外線,不僅安全性高,也可以根據烈日、強風等天氣變化快速打開和關閉。

    這個設計曾獲得國際權威非營利組織The Green Organization舉辦的「Green Apple Awards」的全球最佳環保實踐殊榮,在韓國媒體廣泛報導下,不只是首爾其他行政區開始效尤,全國其他地方政府也陸續參考設置。

    首爾市瑞草區廳設計改良的遮陽棚,還獲得國際殊榮。翻攝自首爾市政府網站


    一個遮陽棚有多貴 新增的功能有哪些?

    查閱韓國公共採購院公布的全國市場的具體商品採購明細,2017年各級政府採購的遮陽傘金額為13億韓元,2018年是54億韓元,2019年86億韓元,2020年82億韓元,每把傘的合約價格是100萬到200萬韓元(約台幣2.4萬至4.8萬),這4年以每把經費200萬韓元計算,至少購置1萬1750把遮陽傘,主要用於行人穿越道、交通島遮陽。

    近3年採購金額大約維持在50億韓元,但每把傘的金額單價提高到6至800萬韓元,主因是設置的人行道空間必須要夠大,多數條件可以設置的地點都已設置,各地方政府開始強化「功能」,例如噴霧型遮陽棚降低周圍溫度,或是增加CCTV、LED夜間照明等。


    更多新型遮陽棚是增加「智慧」功能,透過物聯網的系統偵測,分析溫度、濕度、光照、風向感測器產生的環境資訊,例如過去都是固定早上7時才派人打開,但隨著高溫時間越來越早,只要日出氣溫超過28度時,遮陽傘就會自動展開,並在偵測每秒7公尺以上的風速持續2秒時自動折疊。

    韓國行人停等紅燈遮陽棚,這幾年已進化為智慧型,透過物聯網偵測自動開合。照片取自全羅南道務安郡官網


    為什麼立法視為交通設施 政府做了哪些規範?

    由於這個讓民眾「有感」的設施受到歡迎,各地如雨後春筍般設置,韓國國土交通部積極研議停等紅燈遮陽棚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其研究指出,高溫炎熱下行人停等紅燈的容忍度大大降低,會有闖紅燈、搶燈通行或所剩秒數不足以通過路口仍強行通過,遮陽棚設置的路口,上述的行人違規行為大大降低。

    研究指遮陽棚對行人安全的第二個優點是,觀察停等紅燈遮陽棚設置後,行人停等時會習慣站立在傘面下,猶如一個安全框架行人停等的秩序,大大降低行人在路口停等時超越停止線,與轉彎車輛衝突的風險。因此在2018年修《道路交通法》,將停等紅燈遮陽棚指定為道路設施。


    在台北只要有遮陽設施,行人就會自動聚集在此範圍內,韓國交通部就是研究可以確保行人停等紅燈在安全範圍,因此視為交通設施。洪敏隆攝


    第三個優點是行人停等紅燈若遇到高溫炎熱,很容易疲累及造成身體不適,降低通過路口時的專注度,也增加通過路口時的風險。

    指定為道路設施後,就要訂定規範,規範包括應該安裝在人行道附近,必須是號誌等待時間長,人流量大,且沒有足夠遮陽的設施;設置位置必須是車輛駕駛左右轉視野不受影響,且行人停等時是足以被車輛駕駛看見;安裝陸地錨桿時,必須盡量減少道路的使用,以避免造成其他行人步行不便,同時不可離行人號誌燈(視障蜂鳴器)太近,維護視障者通行。

    另一個韓國中央部會的公共管理與安全部則是制定「熱浪應變期間(5月20日至9月30日)遮陽裝置設定及管理指南」,包括應對颱風等危險情況,遮陽棚必須具有任何人都可以折疊的「可折疊」結構,也必須是「可拆卸」的形式;各地方政府部門必須每週檢查遮陽篷的遮陽板狀況,管理巡視遮陽板是否遭到違規使用;制度化管理,各機構要有指定和操作管理人員;必須加入「永久財產賠償保險」,為安全事故做好準備等。

    許多地方政府這幾年在小學附近安裝的智慧型遮陽棚採用黃色布料,讓車輛駕駛更輕鬆識別為兒童保護區,開車必須減速注意孩童安全。

    韓國針對遮陽棚訂定規範。翻攝自官方指引


    韓國規定遮陽棚要有人員管理,並且可以隨時收起。翻攝自濟洲衿川洞社區中心網站


    台灣有可能推嗎 會遇到什麼問題?

    韓國行人停等遮陽棚的設計,因為社群媒體轉發,地方議會開始有民代建議比照韓國試辦,新北市議員劉美芳就建議先從板橋區縣民大道、府中路口,人行道範圍大但無遮蔽空間,行人停等紅燈也較長的路口試辦。不過,新北市交通局回應暫無考慮規劃。

    事實上,在社群媒體發酵讓更多人關注此設計前,高雄市長陳其邁在去年底高雄市政府道路交通安全督導會報112年第8次委員會,在聽取相關單位簡報考察日韓交通設施後就裁示,韓國人行道的停等區設置遮陽、防雨設施,可打造高雄友善行人停等環境,要求工務局研議推動實施。

    據了解,高雄市相關單位要等已經立法的《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內政部預計在9月中旬完成《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施行細則》,再依相關規定辦理。

    不過,如果台灣要施行這個提供「行人」停等紅燈的消暑神器,必須考量可能會遇到跟韓國一樣,甚至可能問題更嚴重的情況。整理韓國媒體過去的報導,民眾投訴行人停等遮陽設施最多的是汽車開上人行道,停等佔用遮陽棚納涼的情況,以及被在路口擺放房仲等廣告物佔用,這些情況在台灣可能也會出現,未來若設置,相關執法配套也要落實。

    韓國有汽車違規停在遮陽棚下納涼。照片取自韓國在線社區臉書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表示,過去路口的遮陽設施,是以種樹為主,但因為樹葉延伸可能會影響車輛、行人的視距而被揚棄。面對極端氣候,的確需要前瞻性作法同時可以因應高溫等氣候改變,並兼顧行人交通安全的需求。

    許雅荏說,韓國停等紅燈提供遮陽的設施,從會擋到視線的蒙古帳篷到改良式的遮陽傘,韓國能夠將過去錯誤方式找到解方,值得借鏡以外,更重要是各部會間是勇於任事,主管交通部門願意將其視為交通設施,並積極規範納入視距等思考,其他部門則是訂定設施設置的指引,這種跨部門合力建構行人舒適安全的交通環境,是台灣最欠缺也該學習的精神與態度。

    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林于凱說,台灣要推動還有個條件須要先克服,就是路口有「缺角」狀況,導致行人在路口停等紅燈時無法獲得充足等候空間,這也是為什麼要推動路口人行道外推的原因,除了讓行人穿越時可以「被看見」,有足夠空間才能設置遮陽蔽蔭的設施,造福停等紅燈的行人。

    林于凱說,不只是行人停等紅燈應該有遮陽,公車候車亭也應該有日照遮蔽措施,包括大眾捷運、YouBike等如何提高民眾使用意願,降低民眾因為高溫不願使用大眾運輸改用私人運具,設置地點及銜接如何有足夠日照遮蔽,都是未來推動人本交通不可忽略的課題。

    洪敏隆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