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調查4-虛實】數據解密4大族群!「焦灼敏感族」其實對未來最有信心
2024-12-17 08:00
透過對虛實人際關係的態度來劃分,青年族群可以分為4大類型。廖瑞祥攝
為了解台灣青年的想法、所遇到的困境,《太報》與財團法人天河教育基金會合作,委託皮爾森數據進行「青年生活追求調查」,分兩週深入解析報導。本週第二部分是檢視如今的社群網路如何影響及反映台灣青年(18歲至40歲)的心理狀態。本篇是探討青年對於現實人際、虛擬網路社群的態度劃分下,可切分成4種族群,是理解青年議題的途徑之一。過去,民國70年代出生的7年級被稱為草莓族,後來又出現躺平族一詞,台灣社會始終少不了「年輕人不努力」、「一代不如一代」的批評,更不乏年輕世代只能上網「討拍」,在網路上逃避現實的看法,然而真是如此嗎?
為理解青年族群面對的困境,《太報》與財團法人天河教育基金會合作,委託皮爾森數據所做的「青年生活追求調查」,探討台灣青年從18到40歲不同人生階段面對的痛苦中,如何反映在對於現實人際與虛擬網路社群的使用習慣上。
錯失恐懼、社交焦慮劃分4族群 穩定互動青年仍佔多數要討論網路世代的心理狀態,其中一項重點指標即是錯失恐懼(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
此次調查針對「我會擔心自己無法像社群上看到的人,擁有很好的生活經驗」、「能看懂/聽懂朋友聊的笑點、梗圖、或迷因,對我來說很重要」等問題進行調查後,發現整體青年在總分30分裡,平均得分為17.89分,且有28.6%的人呈現錯失恐懼偏高情況。另一方面,他們面對實體的人際互動又抱持什麼態度?
在詢問「我會擔心與人交談、表達時,有尷尬、冷場的情形出現」、「跟權威人士(老師、雇主)說話會令我感到緊張不安」等問題後發現,全體青年有29.4%,也就是將近3成人呈現社交互動焦慮偏高的情況。
然而可以定義這就是所謂的焦慮世代嗎?恐怕未必。
本次調查透過集群分析,發現整體青年對虛實的人際態度,可劃分為4大族群,分別是:錯失恐懼心理、社交互動焦慮分數都接近中間值(18分)的「穩定互動族」,佔全體36.9%,顯示多數青年仍能承受來自於虛實的社交壓力;錯失恐懼心理、社交互動焦慮皆落在偏高範圍的「焦灼敏感族」則佔全體27.7%,這群人既敏感又積極,渴望關注,卻因此感到壓力。
同時有18.5%的青年屬於「豁達自適族」,他們兩項指標皆落於偏低範圍,不易因為虛擬或現實的社交動搖,用流行語來說就是「很Chill」(放鬆之意);而最特殊者,則是有16.7%青年屬於「內向慎行族」,他們的社交互動焦慮達22.71分,與焦灼敏感族同樣位列最高,不過對錯失恐懼卻僅有偏低的13.96分,呈現對現實焦慮,對社群網路卻蠻不在乎的奇特狀態。
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有壓力 逾4分之1青年屬焦灼敏感族進一步比較四族群面對如戀愛、結婚、養育子女、擁有自己的房子、從事喜愛的工作等人生目標時,則可以發現焦灼敏感族對於所有項目都有最大的企圖心,而內向慎行族幾乎除了個人的身心健康外,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期待。
再看對追求各項成就感到壓力的情況,焦灼敏感族幾乎對所有項目的沉重感都是最高,就連其他族群相對無壓力的「成為幫助社會的人」以及「良好的交友關係」,都有過半焦灼敏感族成員感到沉重壓力。
內向慎行族儘管對「擁有自己的房子」、「結婚」等項目也有高比例感到壓力,但對於「戀愛」、「良好的交友關係」以及「成為幫助社會的人」3個項目,甚至呈現低於其他族群的壓力感。
此次調查也特別詢問有意願追求者,對未來達成各項成就的信心,發現焦灼敏感族儘管感到壓力,但在如結婚、養育子女、成為幫助社會的人,甚至「成為某領域頂尖人物」等項目都有最高的達成信心;反之,內向慎行族對所有項目的信心都遠低於其他三族,就連「良好的交友關係」也僅有44.9%的受訪者有信心達成。
當然,進一步詢問20年後對各面向的擔憂程度,發現焦灼敏感族對於撫養負擔、居住、財務、職涯、健康、婚姻、交友7個面向都有遠高於其他人的擔憂程度,而內向慎行族則特別在意居住、職涯與身心健康。
在追求意願、沉重程度、達成信心、20年後的擔憂等各項目,穩定互動族大多落在中間程度,豁達自適族也多呈現較輕鬆的態度,但對養育子女、擁有自己的房子也擁有近9成感到沉重。
調查發現,能穩定看待虛實人際的青年仍是佔多數。廖瑞祥攝
沒有信心、沒有動機 內向慎行族等於躺平族嗎?透過調查數據呈現出來的內向慎行族,形象相當接近於傳統的「躺平族」。
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楊啟正歸納,「他們沒有動機做任何事,可能是覺得無所謂或沒關係 」,可能原因是少子化下青少年在家受保護、受挫折的機會相對較低,出社會後因此頻頻碰壁,但回家後仍可以找到安全感,兩者相加後,就是他們擔心在社會上跟人相處,回到自己的生活時則感到相對舒適、可以做自己,儘管不知道如何跟人相處也沒有關係,也有些人可能是所謂月光族,收入夠養活自己、不要影響別人就好。
台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易甫則分析,事實上這個族群使用網路的時間沒有比較少,只是不在乎除了自己、親友以外的事,但他認為這未必代表躺平,「他們覺得很累,對自己超級沒有信心,覺得要達到這些事要花很多精神」,但他進一步檢視原始資料也發現,這些人有許多來自親人的社會支持,此外也不是不在乎職涯升遷,對此他猜測,這個族群可能生活圈相對較小,但透過網路探索世界,並且不喜歡跟陌生或不熟的人實體互動,「比較類似於所謂潛水族。」
結婚了沒?還不生小孩?要趕快保養⋯⋯女性的焦慮從小就開始交叉對比其他受訪者資料後,呈現年齡越大越穩定的現象,尤其30歲以後男女都以穩動互動族佔最大比例;但
在25-29歲階段,男女都有超過3成屬焦灼敏感族,尤其女性的焦灼敏感族佔最多數,比例達36.7%,比穩定互動族的25.2%高出不少,相較下男性穩定互動族仍有36.2%。
「回想25到29歲,那時覺得未來一直來,但你還不知道自己到底在什麼狀態。」現年38歲的鶴子(化名)以過來人的身份回顧,這個階段脫離學生身份,開始面對工作、理財、保險等各種人生思考,也常感覺周遭有人已經升上主管、買車,但自己還是小蝦米,尤其女性更會面臨逼婚、對年齡與外貌的歧視,「連保養品廣告都叫你25歲要開始用,不然就會比別人晚。」
「但如果過程裡能消化每個改變帶來的衝擊,(30歲之後)相對穩定是正常的。」她也談到,對30歲以上班族群來說,焦慮或恐懼都不會反映在社交上,此時的生活已趨於固定,擔憂的源頭更來自於生活周遭,像自己的事業、婚姻、小孩或雙親,尤其不少人會成為三明治世代,除了要跟伴侶一起養育子女外,也要操心彼此雙親的健康,有人可能面臨經濟壓力,但這些都跟社群網路、人際社交無關,不會反映在這兩部分上。
跨過30歲後,大多數人的壓力來源並非外在的社交,要操心的層面可能是育兒、婚姻、事業等。廖瑞祥攝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康庭瑜則指出,從調查可以看到,女性從18歲開始至少都對一個面向感到焦慮,事實上女性的焦慮程度在大型統計裡向來比男性高,從後天因素來說,女性在成長、教育過程裡被培養出較高的情感、感知能力,但受他人情緒影響的程度也較高,此外研究亦指出,被教育得越陰柔、乖巧的女性,面對危機時越容易不自信,「因為她們會低估自己處理危機的能力。」25歲正逢「菜鳥被現實打擊」 來自職涯的焦慮也可能是助力對於25-29歲青年的焦慮樣貌,1111人力銀行社群中心執行長曹新南也認同,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剛出社會的菜鳥被現實打擊」,過去他們在學校已經是學長、學姊,認為自己所學能有很好發揮,因此出社會後感受到挫折,此外學生時可以用社群的時間多,出社會後只有下班可以看手機,不但容易擔心自己錯失資訊,若又是看到別人在上面分享收入、投資成果,就更容易焦慮,而30歲之後多半工作、職涯有一定發展,「或有些人也認清現實」,因此進入較穩定狀態。
25歲的時間切點,一部分來自於高等教育普及後,青年投入職場的時間延後。不同於過去18歲高中畢業就業,如今就讀大學甚至碩士以上學歷的比例都在增加,根據行政院、勞動部統計,目前20-24歲族群的勞動參與率不到6成,在124.9萬人中仍有58.1萬是學生;整體15-30歲族群中有158萬人為非勞動人口,超過9成未投入勞動的原因是仍在求學。
換句話說,投入職場的時間或許是影響焦灼與否的關鍵,對此,26歲的柳樹欣分享的經驗或許能當成參考。今年26歲的她,20歲護專畢業後即擔任護理師,她坦言剛出社會前幾年,看到別人po文買名貴的包包或有更好工作機會時,自己也常感到焦慮、羨慕,「覺得你怎麼這麼快就可以這樣?」然而隨著收入開始提升,並意識到社群上可能是刻意呈現的樣貌後,才慢慢化解焦慮。
同為26歲的蘇子丹則表示,自己過去對社交也有一定迫切感。他的工作是演唱會幕後技術人員,學生時代開始接案至今已有6、7年資歷,他坦言剛入行時的職位技術門檻低、可取代性高,因此渴望多結交人脈以獲取機會,即使演出結束、撤場完畢已經是深夜,仍會挺著疲憊去慶功宴,直到這1、2年隨著自己的技術提升,加上案量開始穩定後也逐漸看淡。
25歲的焦灼時期,可能是來自於初出社會的陣痛期。廖瑞祥攝
楊啟正也觀察,像他的學生畢業後錯失恐懼開始增加,開始擔心自己學得不夠、知識不足,從校園進入職場後不少人都有這樣情況,「從這個角度來看,錯失恐懼不見得是壞事,某種程度上它是push一個人往前進的力量」,是面對競爭時產生的擔憂。
再比較其他心理量表,焦灼敏感族擁有最高的社群使用強度、經濟稀缺心理,同時也有次高的社會支持、人際關係認知,也再次印證這個階段急於對外探索、爭取成就的狀態。
資訊素養更好?明白虛實有別?3成女大生內向慎行原因仍待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內向慎行族在整體18-40歲青年間僅佔不到2成,但在18-24歲女性中,卻是比例最高的30%,這代表大學年紀的女性躺平族佔多數嗎?答案也不是那麼簡單。
聯合大學客家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吳翠松認為,其實18-24歲不管男女的錯失恐懼都較低,這批人是網路原生世代,國高中時則因疫情有大量遠距授課的經驗,對網路的使用非常熟練,加上如今國民教育相當著重資訊素養、媒體素養,「他們知道網路跟現實有差別,也知道不要那麼在意社群上的事」,未必代表這群人內向、謹慎或躺平,而是有比其他世代更全面的資訊素養。
如今的大學生從小與網路為伍,或許反倒有更好的資訊素養。廖瑞祥攝
目前20歲、就讀大學的的王芷端也指出,她認為自己所處的世代從小跟網路一起成長,有辦法分辨現實跟網路的差異,「我們已經習慣在資訊快速流通的環境下成長,就算錯過,也能透過現實生活的社群得知資訊」,這樣習慣使用社群媒體,但仍保有實體社交的特性,讓他們不會害怕錯失。
她認為自己有意識到,大家在網路上呈現的模樣是經過挑選,尤其她自己也有研究美妝、拍照及修圖,「所以知道修圖可以修成怎樣」,更明白別人呈現的樣貌是經過篩選,真正讓人感到壓力的,反倒是周遭親友拿自己跟網路上的人比較,而那些壓力全都來自於現實的人際關係。
大學階段女性呈現對現實互動焦慮、對社群卻不在意的情形值得更多討論。廖瑞祥攝
目前26歲、從事客服的菈菈(化名)也給了我們類似答案,她覺得在網路上可以修圖、套濾鏡,「然而現實中沒辦法,只能展現最真實的樣子。」
康庭瑜則指出,進一步檢視詳細資料可以發現,對於調查中「感到開心時一定要在社群上分享」這個問題,18-24歲女性回答同意的比例偏少,25-29歲者則突然增加,而30歲後族群同意比例又降低,這部分或許會對錯失恐懼的情況有所影響,但仍需要更多研究才能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