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羅世宏觀點/六四事件35週年:記憶、真相與歷史的傳承責任

    2024-06-04 13:14 / 作者 羅世宏 /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資料照片。路透社
    2024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的35週年。英國《衛報》的報導指出,世界各地都將舉辦紀念活動,包括東京、倫敦、台北和紐約(紐約的六四紀念館在去年開幕),但在大屠殺發生的中國(以及香港)卻無人被允許舉辦紀念活動。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資料照片。路透社

    香港已成紀念六四禁地

    這段歷史記憶對中國內外的人們來說,象徵著對民主自由的追求與堅持。然而,這段記憶卻面臨著被消解與抹除的壓力,特別是在香港。隨著香港的政治與言論自由狀況惡化,它已從一個原本可以公開紀念六四的自由城市,變成現今的紀念禁地。

    香港曾是中國領土上唯一可以公開紀念六四的地方。自1990年起,香港每年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燭光晚會,悼念六四事件中的遇難者。然而,近年來隨著政治壓力的增大,這一紀念活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與限制。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資料照片。路透社

    警察在獨立書店外駐守

    2020年,香港警方首次以疫情和「限聚令」為由,禁止支聯會在維園舉行燭光集會。即便如此,當晚仍有大批市民自發前往維園點起燭光悼念,但這些參與者之後多被控「非法集會罪」並遭判刑。從2021年起,維園開始被警方封鎖,而自2023年開始,更以「家鄉市集」取代紀念活動,試圖轉移大眾注意力。

    今年,香港紀念六四的方式顯得更加隱晦。警察在獨立書店外駐守,登記進出顧客的身分訊息,這些書店因張貼「35/5」等暗示性的標語而受到關注。《時代論壇》封面開天窗,留下空白和聖經篇章,無聲地悼念著六四。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資料照片。路透社

    香港警方的鎮壓與言論壓制

    香港警方在《基本法》23條的加持下,今年對六四紀念活動進行比過往更加嚴厲的打壓,包括支聯會前副主席鄒幸彤的母親和舅舅多人遭到逮捕,罪名是利用「一個即將到來的敏感日子」煽動非法活動。這些措施,進一步壓縮了香港社會對六四事件的公開討論空間。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資料照片。路透社

    根據國際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中國政府正進一步壓制對六四事件的討論和紀念活動。該組織表示,中國政府試圖在全國範圍內抹去六四屠殺的記憶,但35年過去,仍有許多人勇敢地紀念和推動民主與人權的尊重。

    需要國際社會的關注

    在這個重要的紀念日,國際社會應當重新審視對六四事件的態度。對於民主與人權的捍衛,不僅需要口頭承諾,更應當有實際行動與支持。外國政府應該重新努力追究中國政府的責任,支持設立獨立的聯合國人權監測和報告中國人權侵犯情況的機構。他們應在其駐華大使館和領事館及其社群媒體官方帳號上,公開紀念35週年並要求中國政府為此負起責任與公開真相。

    國際組織「人權觀察」呼籲,中國政府應採取以下步驟來正視六四事件:
    ●尊重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和和平集會的權利,停止對挑戰官方六四事件說法的人的騷擾和任意拘留。
    ●與「天安門母親」成員會面並道歉,公布所有死亡或被錯判入獄者的名字,並適當賠償受害者家屬。
    ●允許對六四事件及其後果進行獨立的公開調查,並公布調查結果和結論。
    ●無條件允許因1989年事件而流亡的中國公民回國。
    ●調查所有參與計劃或下令對示威者非法使用致命武力的政府和軍方官員,並對其進行適當的法律追責。

    保持記憶與傳播真相,台灣具有重要角色

    對於這段歷史記憶的傳承,文化與教育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中國大陸境內,與六四事件相關的作品無法公開發表與流通,但海外華人社群和國際藝術家通過研究出版、文學、電影、音樂創作等形式,不斷紀念和反思這段歷史。這些作品不僅是對六四事件的追憶,更是對民主和人權價值的呼籲。

    台灣在這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吳仁華教授在台灣出版了多部關於六四事件的研究專書,這些著作不僅詳細記錄六四事件的真實過程,也深入剖析六四事件的時代背景與後續影響。這些書籍在台灣和國際上都引起了廣泛關注,成為了解六四事件的重要文獻。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資料照片。路透社


    在這個35週年的紀念日,希望台灣有更多關心人權的人士願意閱讀吳仁華教授的研究專書,用記憶和了解歷史,傳播真相,從而讓中共消解與抹除記憶的企圖無法得逞。唯有透過持續的關注與學習,我們才能夠真正捍衛歷史的真相。

    不管政治立場為何,享受民主自由現況的台灣人應該繼續關心六四事件,以及中國大陸及香港發生的其他人權侵害事件。六四事件35週年,也是一個讓我們重新思考歷史與未來,號召國際人權團結的時刻。無論面對多大的政治壓力,對真相的追求與對正義的呼聲,永遠不應「被消音」,更不應該「自動消音」。讓我們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堅持記憶,守護真相,與全世界關心六四事件的人站在一起,為了實現更公正、更自由的社會而共同奮鬥。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羅世宏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