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六四35週年前夕 日媒訪胡耀邦墓園、回程遭人跟蹤徹夜監視

    2024-06-03 17:19 / 作者 陳毅龍
    北京天安門廣場。路透社
    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於1989年4月15日驟逝,享壽74歲,他的死被認為是促成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導火線之一。日媒《每日新聞》的記者,於胡耀邦忌日當天造訪了其位在中國江西省共青城市的墓園。不過,記者卻在當地受到疑似公安的跟蹤與徹夜監視。



    根據報導,胡耀邦忌日的4月15日一早,《每日新聞》的記者一抵達墓園,便發現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美景中,高度戒備的制服與便衣警察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根據管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說法,由於家屬正在目前舉辦追悼儀式,所以暫時禁止一般民眾進入。被告知「稍待片刻就可入內」後,記者環顧四週,看到掃墓的人們排成一條條隊伍,似乎現在仍然有許多人懷念胡耀邦。

    記進入園已經是中午過後了。在此前,外國人被要求在接待處登記姓名和護照號碼,且在園內工作人員會緊盯著外國人。胡耀邦肖像墓碑的周圍,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禁止拍照」。

    離開墓園後,記者察覺到自己遭人跟蹤。於市內閒逛與吃飯這段期間,疑似公安的男子們也不斷用車子或徒步的方式尾隨。就算上前搭訕,他們也沒打算表明身分或目的。

    甚至在投宿的飯店內,記者也受到他們監視。報導指出,記者於深夜從門上的貓眼往外偷看外面的樣子,結果發現對面房間的門正開著,在那有1個男子坐在椅子上「值晚班」。

    記者表示,這是讓人一次奇怪的經歷,認識到「胡耀邦」該人物存在的複雜性。中國共產黨未否定胡耀邦的功績,2015年胡耀邦百年誕辰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召開了紀念座談會,稱讚胡耀邦「將一生奉獻給了黨與人民」。僅限有影響力的官方言行錄也被中國出版。

    中國政府之所以重新評價於政治鬥爭中落敗的胡耀邦,目的似乎是有意將其深根於國民心中的高人氣,納入「共產黨的光輝歷史」中,並以此來穩定一黨執政體制。
    陳毅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