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陳其邁鬆口談兒童疫苗施打 疫情期如何照顧嬰幼兒?專家建議「ABC評估法」

    2022-04-27 18:04 / 作者 施書瑜

    本土疫情嚴,日前因新北市男童染疫驟逝,兒童打疫苗問題備受關注,日前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已同意611歲兒童接種COVID-19疫苗,最快預計在5月初開打,對此,今(27)日高雄市長陳其邁鬆口,所有年齡層皆屬自願性施打,風險說明清楚後由家長決定是否施打。



    陳其邁坦言,這幾天陸續接獲許多家長關心兒童染疫問題,他表示,過去流感疫苗的經驗,家中長輩和小孩施打,主要希望降低感染力,避免互相傳染並降低交叉感染比例。而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5月中台北確診病例恐日增50萬,屆時他們將採軟性封城,陳其邁則說,民眾的自主及自律是防疫成敗關鍵,他對台灣人與高雄市民有信心。




    圖片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特聘教授周汎澔提供「ABC評估法」及家長5大注意事項,提醒家長防疫期照護方法。(圖片來源/高市府)




    至於家中有無法接種疫苗的嬰幼兒萬一確診,家長該怎麼辦?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特聘教授周汎澔今日也在防疫會議中提供「ABC評估法」,透過A幼兒的外觀及活動力、B孩子的呼吸狀況、C指的則是循環,檢視孩子的皮膚顏色,是否蒼白發紫或有大理石斑,如果有就需就醫。其中,在呼吸狀況,她也提醒,如果1歲以下嬰幼兒每分鐘呼吸大於50次時就要注意就醫。




    圖片
    兒童/嬰幼兒評估金三角。(圖片來源/高市府)





    圖片
    嬰幼兒日常居家健康監測。(圖片來源/高市府)






    圖片



    嬰幼兒輕微發燒居家照護。(圖片來源/高市府)




    她說,家長平日可在早上與下午各替嬰幼兒測量一次體溫,耳溫、腋溫或背溫不拘,如果量腋溫,測量時間約35分鐘,再觀察孩子的心跳、膚色和活動力,若孩子看起來疲倦無力時,就要小心。此外,也應注意喝奶量與大小便狀況,如果孩子12小時不吃不喝,也沒有上廁所,或出現嚴重、異常哭鬧,也是要就醫,家長再察言觀色,看孩子的整體變化,這個是家長可以做的事,也會比較安心一點。




    圖片
    嬰幼兒確診發燒應住院治療。(圖片來源/高市府)




    尤其在疫情期間,嬰幼兒出現輕微發燒時,她也呼籲家長不要過於驚慌,她指出「你越慌,小孩會愈哭越兇」,事實上大人驚慌的情緒,小孩子即使不會說也感受得到。針對未滿三個月大的幼兒燒退不下來,或 3個月到12個月大,高燒39度以上,她則建議就醫住院治療。



    另外在這個時候應保持室內良好通風,室溫維持26度到28度,並且減少幫孩子穿衣、蓋被,也要適時替孩子補充水分,每次約1015cc,不勉強孩子喝完。她也提醒,一般來講,如果耳溫達38度,有可能是發燒的行刑,這時需每隔一小時持續測量,超過38.5度就可適度服用醫師開的藥劑或普拿疼,再沒有退燒,可考慮用塞劑。




    圖片
    嬰幼兒家庭居家防疫5招。(圖片來源/高市府)




    周汎澔也提醒,家長接受疫苗接種,保護自己,才能保護寶寶,此外,平日就應勤洗手、戴口罩,少出入公共場所,落實防疫規範,家中有小寶寶,在回家的時候就趕快換衣服,也一定要遵守洗過手再抱小孩,大家要彼此提醒,她指出,大人面對疫情盡量保持正向心態。




    施書瑜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