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蔡宜文|與其憂慮高房價等問題,我們該討論的是「如何面對少子女化後的社會」

    2021-05-01 22:42 / 作者 陳玠婷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於日前發布的報告中預測台灣將會是2021年全國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此報告一出,引起各界平常沒在關注少子女化議題的部分政客與各路天馬行空生育政策比賽參賽者一陣譁然(但實際上台灣與東亞各國如日本、韓國等爭奪生育率末二位的競賽,早就已經不是新聞了),而在這波討論中,高房價突然變成重點討論對象,有人認為高房價與生育率有顯著的相關,也有人認為高房價與生育率無關,甚至打房會造成生育率降低,更有些人認為,無論房價高或低,只要台灣的家庭與性別觀念不改善,房價再低,生育率都不會提高。




    圖片
    多數天馬行空生育政策比賽的參賽者,也並不真的關注「生育」這件事,而是將少子女化視為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文並無意討論讓生育率提高的方法,目前也還沒有參加天馬行空生育政策比賽的參賽資格,少子女化是一連串社會問題及各種不同因素下形成的結果, 很難透過單一政策或社會處境的改變,就馬上獲得解決。同時,我相信多數天馬行空生育政策比賽的參賽者,也並不真的關注「生育」這件事,而是將少子女化視為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或國安問題)。



    不過,為什麼少子女化會是社會問題呢?因為會減少未來的勞動力,進而影響未來的經濟、照顧或國家發展的問題,這樣的連結並沒有錯,無論是國家與經濟的持續發展、未來老年人口(也就是未來的我們)的照顧等,都需要依靠新的人口不斷湧入,持續維持像是退休金、社會保險等制度。而在台灣對待移民尚不友善的狀況下,生養是最被認同可以創造「下一代」的方式,加上台灣並不認同「婚外生育」,也因此,結婚後成立家庭然後生育,基本上是台灣目前人口增加唯一可能的路。

    而這條路目前看起來有點顛簸。



    少子女化以後呢?



    或許我們該思考的已經不是到底要怎麼讓大家生小孩,反而是認清少子女化就是未來不可躲避的現況,去思考該怎麼面對可能會發生的未來,這個思考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政策上的層面,例如說年金改革的部分、或是更加注意長照政策的完善、或是放寬對於移民移入的資格等等,這些東西當然都很重要,但也不是我們這篇要討論的重點。我想討論的是在個人的層面上,我們應該要怎麼面對少子女化後的未來?



    首先,是長期照顧的重要,當然國家整體的長照政策,我們需要持續關注,像是無論是稅金制還是保險制都會遇到財源的問題,這部份要怎麼解決,是否應該在稅制上有所改革,讓更多企業及企業家負起他們該負的社會責任,而我們自己應該也要有所準備,確認老年時的財務規劃,有餘裕者可以去購買失能或醫療保險等等——畢竟缺乏年輕勞動力的狀況下,勞保、勞退都會有漲價甚至破產的可能,我們也不想自己變成那些聽到年金改革就跳腳吸著年輕人的血過活很開心的老人。



    但是,當然,我不認為長期照顧的問題,可以由每個個人或家庭的準備來解決,台灣長期以來將照顧的責任完全放在家庭當中,特別是放在家庭的女性成員身上,這確實一定程度影響了年輕人的生育意願,處於長照重擔當中的人,根本就很難去再照顧一個新生兒。將長照完全回歸到私人家庭之中,其實就是在透支未來的勞動力來養現在的老人,但是在制度尚未完備之前,你我或許可以先做老年的準備。




    圖片
    解決少子女化、解決青年貧窮這些問題需要「政策」,但對已經活在這塊土地的小孩跟照顧者好一點、友善一點,是你我現在就做得到的事。(圖片來源/Unsplash)




    其次,是我們對於移民跟移工的態度,這跟長照政策一樣,當然我認為要整體解決移工或移民歧視的問題,最終需要整體政策的規劃,但至少從你跟我可以開始去思考移工與移民對於台灣的意義,而不是總抱持著他們是來台灣賺錢,或是好像台灣人的工作都被移工搶走。



    請大家認真想想,在過去的這幾年,以及未來,無論是外籍移工或是婚姻移民,他們大量填補了台灣空缺的勞動力,並且即使在對於他們極度不友善的狀況,仍然在台灣工作及生育,每個人都應該在這個前提之下,好好對待移工與移民,而不是只把他們當成廉價的勞工與生小孩的機器。



    做一個對小孩跟照顧者更友善的人



    最後,我覺得也是最重要的,我知道站在政策的角度上,我們很難不把把移工、移民或生育這件事當成是一種KPI,好像只要數量夠了,接下來就不用去管他們生活過的好不好,有沒有被虐待,這個社會有沒有屬於他們的空間、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未來。在天馬行空生育政策比賽三不五時就要舉辦一下的今日,我們對於嬰幼兒以及他們的照顧者有更友善嗎?婦女新知基金會臉書上正在舉辦「一百個不敢請育嬰假的理由」的活動,裡面有排隊生產、有薪資砍半、有惡意解雇,甚至有的連產檢假都不願意提供。



    今年四月,有一名女性因為被丈夫連日毆打,只好逃離家中,最後與丈夫待在一起的兒子死亡,媒體報導的標題是「媽媽負氣離家6日 4個月大男嬰全身發黑亡」,然後許多人怪罪於那個不想被打死所以逃跑的媽媽。



    我們所有人都知道,解決少子女化、解決青年貧窮這些問題需要「政策」,但對已經活在這塊土地的小孩跟照顧者好一點、友善一點,是你我現在就做得到的事。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