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水庫自民國68年開始興建,歷經8年終於在民國76年竣工。然而,由於翡翠水庫早就於民國73年開始蓄水,因此民國75年,正好位於興建處的碧山國小早已沉入水底,至今已35個年頭。
在翡翠水庫工作28年已退休的楊勝國指出,碧山國小的學生相當稀少,曾因為數量不足改制為龜山國小碧山分班。當翡翠水庫開始蓄水時,碧山國小還跟水庫上游鄰長租借教室上課,是直到民國80年全校僅剩2個學生宣布廢校後,碧山國小才走入歷史,漸漸被人遺忘。
不過,民國91年時,翡翠水庫經歷枯水期使碧山國小再度浮出水面,吸引不少老村民前往尋找兒時記憶,但過了2個月,水量豐沛,蓄水量爬升,碧山小學再度沉入水底,直到今日沒浮出過。
不過,令人惋惜的是,由於當年的資料保存不易,因此碧山國小的相關資料所剩無幾,可謂跟著遺址一併沉到水底。
翡翠水庫是全台第二大水庫,僅次於曾文水庫,其集水區面積廣達303平方公里,提供大台北地區用水及發電。
翡翠水庫周邊動植物生態多元,最特別的莫過於烏來杜鵑,屬臺灣特有種,每年三月壯觀花海美不勝收;動物則可見臺灣獼猴、臺灣藍鵲的身影,以及因翡翠水庫而得名的翡翠樹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