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歲男童誤吞彈力球、搶救21天仍不治!疑保母無照釀禍、育兒必學哈姆立克急救法

2020-09-16 11:49 / 作者 張佩雯

 






新竹縣1歲半男童誤吞寵物彈力球,搶救21天仍不治身亡。(圖片來源/Unsplash)



賴姓保母無合格證照、在家照顧孩子並兼差托嬰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受託照顧男童的賴姓保母,事發當天傍晚6點多發現男童因誤吞彈力球而窒息,緊急打110、119求救。救護人員將男童送醫急救之後,醫師才從氣管夾出直徑2公分的彈力球。



賴姓保母表示,彈力球是平時給狗狗咬著玩的,不知道男童為何會拿到球,也不知道他何時吞下。目前檢警將全案朝過失致死罪嫌方向偵辦,將保母賴女列為嫌疑人,展開調查中。



經查,賴姓保母不具備合格保母證照,她在家照顧自己孩子之餘兼差托嬰,卻未依規定向新竹縣政府辦理登記。社會局獲報後展開調查,將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26條及90條裁罰6千元至3萬元罰鍰,並公告其姓名。



嬰幼兒誤吞異物時有所聞,照顧者必學「哈姆立克急救法」



事實上,嬰幼兒好奇心強,誤吞異物時有所聞,不論是鈕扣、電池,甚至是彈珠、球類,都有可能成為讓孩子窒息的危險物品。因此,照顧者除了平時謹慎收好相關物品、時時留意情況之外,在誤吞事件發生時,不僅要第一時間打119求救,緊急排除異物的「哈姆立克急救法」非常重要。



新北市消防局在臉書上分享嬰幼兒施行「哈姆立克法」,特別提醒針對1歲以下與1歲以上嬰幼兒的急救方式不同:



【1歲以下嬰兒「哈姆立克急救法」】

1.施救者讓嬰兒跨坐在手臂上,需穩固小孩的頭跟身體,且頭要朝下。

2.另一隻手的掌根向後背拍打5下。

3.拍完背後,順勢將小孩翻到另外一隻手,壓胸5次。

4.重覆2.和3.動作,若孩子已經失去意識或沒有呼吸,立刻施作CPR。



【1歲以上幼兒「哈姆立克急救法」】(與成人相同,力道可視需求減小)

1.站在患者背後方前腳成弓箭步,置於患者雙腳間,上半身靠近患者或貼緊背部以防患者跌倒。

2.一手握拳置於肚臍上緣,另一手抱住放好之拳頭,然後雙手用力向病人的後上方,快速瞬間重複推擠,頻率約一秒一次,重複5次。

3.隨時留意是否有異物吐出,直到患者吐出異物或發覺患者失去意識為止。



更多太報報導

北市托嬰中心爆照顧不當?保母全身壓童哄入睡、網:托嬰中心哄睡「不能說的秘密」

一年痛失兩至親/鐵警母張秀珍將悲痛化為大愛、奠儀全捐買1500份關廟麵助弱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太報吧!


 



↑加入太報Telegram頻道↑

 接收第一手消息



張佩雯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