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學校引進青春啟航課程已經很多年(但目前2019年並沒有),我觀察到許多學校也是,我們一群推動性平教育的夥伴看到這樣的現象,在2017年決定好好討論這套頗受歡迎的課程。而後,我們決定以同一本青春啟航的課程繪本《依莉的娃娃》,進行一場不同觀點的教學。
《依莉的娃娃》主要被用在嚇阻孩子別輕易發生性行為,故事中的依莉還在學,卻懷孕了。她決定生下孩子,男友離開、家人被迫重新調整作息好照顧寶寶,許多朋友邀約和活動依莉都無法參加,因為要照顧孩子。
在青春啟航裡,依莉的處境是告訴孩子,發生性行為就有可能懷孕,懷孕之後會有很可怕的後果。最後的結論就是──不要發生性行為。對進行性平教育的老師來說,將故事停在「懷孕很可怕,不要發生性行為」,確實可以達到恐嚇孩子的目的,但,然後呢?如果不繼續談下去,更可怕。
「不要發生性行為」是每個孩子都知道的政治正確答案,而年輕孩子對性的好奇與探索慾望無法被理解,當理智和身體的慾望是兩條平行線時,事情就會發生在檯面下。這是大人們真正心疼且擔憂的,在新聞上看到年輕的女孩自己分娩、生下孩子不知如何是好,於是隨意丟棄在宮廟、廁所,而媒體的陳述方向都在指控母親狠心,也感嘆小孩不懂事。
生下寶寶的依莉,不僅自己的生活作息得有所改變,家人也受到了影響。(圖片來源/翻攝自《依莉的娃娃》)
但懷孕生產的過程可不是吃一頓早餐或擠一顆青春痘這麼簡單,我也懷孕生產過,過程種種不適應的辛苦,並無法被新生命的喜悅所沖淡。更何況是年輕的身體,以及不知所措,甚至羞恥,感受到人生似乎就要毀滅的想像,年輕尚未成熟的生命怎麼承擔這些,更別談妊娠期間的各種風險。
青春啟航課程一般都在小五、小六,這時期的孩子一般不會懷孕,但若是在國高中階段,面臨這樣的處境時,小時候的恐嚇會確實生效,面臨了可怕的狀態,自己該怎麼辦?書上、老師都沒有教,羞恥恐懼加上新聞裡總是出現的評價,不但無處求助,一想到家長知道後大發雷霆,這些簡直就是要把懷孕的女孩推向懸崖。
因此,我們的教學設計,是從依莉得知自己懷孕開始。我們不再評價這件事,而是真實的面對這樣的生命樣態,邀請孩子思考相關新聞報導帶來的社會觀感、應如何看待這件事。也邀請孩子同理依莉、男朋友和家人的心情,大家的擔心、恐懼和不知所措。
然後,要孩子思考各種資源介入的可能,每一組都會拿到「立法」、「教育」、「媒體」、「福利」、「關懷」等五個方向的卡片,如何承接未成年懷孕的各種需求;還另外設計了「魔法卡」,如果回到過去,你會怎麼教依莉預防這件事?
青春啟航教材內容。(圖片來源/翁麗淑)
不再責備、不再恐嚇,更多的同理與支持,也要求更多社會制度的責任。這樣的能力不僅僅是在未成年懷孕的議題而已,其他更多不願意見到的社會事件都可能都存在同樣的邏輯。讓孩子看見事件的細節,也看見自己的責任與可以伸出援手的地方。孩子會更成熟的面對自己的課題,也會成為更溫柔、更寬容,更有能力的社會公民。
事實上,我們很明白這樣的教案會面對怎樣的質疑,沒有誇大的後果、只是幫著孩子解決問題,甚至告訴孩子,任何問題都無法阻擋她繼續追求夢想的實踐,會不會讓孩子不知道警惕?或者會不會鼓勵了未成年懷孕這件事?
我常常舉一個例子,你不小心在路上摔了一跤,大人們會查看你的傷勢,幫你包紮,叫你下次小心一點,總之會希望你趕快健康。當我們關心孩子,幫助孩子康復,在摔跤這件事上,我們不會覺得是在鼓勵跌倒,但「未成年懷孕」就這麼大張旗鼓的,非得孩子灰頭土臉受盡教訓不可。這樣的標準錯亂,不禁讓我覺得只是因為「性」,就讓我們違背了愛孩子的初衷?
帶著孩子們同理思考的課堂情景。(圖片來源/翁麗淑)
「青春啟航」的課程有個重要的目標,是期待孩子能守貞,期待孩子能在婚後再有性行為。「守貞」是性價值的一種,我們尊重每個人對性價值的看待與實踐,但若在國民教育的課程中獨尊這樣的價值,加上華人社會中普遍對性充滿隱晦、恐懼、污穢且不可言說,這樣的教材不但符合如此偏執的看法,對「性」的污名只有雪上加霜。
有許多學術研究已經證實,守貞教育不但無效而且有害。這樣的邏輯其實不難想像,青春正盛的孩子,身體的變化與對情慾探索的渴望,需要的是大人的理解與陪伴。我相信抵抗情慾的試探需要力量,而力量的來源會是信賴的大人溫柔地告訴他:「是的,沒錯,我懂,我也曾經這樣,我們可以一起來面對!」孩子的疑惑、挫折、欣喜或各種難題不被責難,也有可以詢問與分享的出口,這樣才有可能在第一時間承接著各種孩子可能的墜落。
我看到校園裡的彩虹媽媽們總是善良溫暖且對孩子們諄諄教誨,相信大家都有希望孩子更好的心願。也許我們需要的是蹲下來用孩子的高度,看看這樣的視角是怎樣的風景,回想也感受一下剛步入青春時的那些糾結心思,才剛要長大,美好的人生才剛要開展,怎麼忍心總是恐嚇和害怕呢?而面對難題中的孩子,我們要做的不是數落,是更深更緊的擁抱!
也許就因為這樣,我們也能同時擁抱那個年輕時失落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