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美國網路電視Netflix製播的紀錄片《世界小吃》在台上映並引發熱議,原因是,製作團隊選擇介紹的台灣城市並非眾人直覺聯想的美食之都台北或台南,而是不起眼的二線城市嘉義市。當下,忿忿不平的網論四起,有人說「美國人不懂小吃」,也有謠言指「店家買廣告」,在滿天飛的謠言底下,甚有「憑什麼」的輕蔑與不屑。
事實上,嘉義可以入選《世界小吃》的名單,是偶然,也絕非偶然。而那個不偶然的因素,是貫穿全場的林聰明沙鍋魚頭第三代林佳慧。
「我是在亭仔腳大漢的囡仔。」多年前林佳慧在介紹自家砂鍋魚頭之前,先指著擺在騎樓下的店頭,這樣說。
林佳慧的雙親早年自立門戶,在善心老醫生的允許下,在中正路的振山醫院門前做生意,一家受街坊照顧不少,而她自小在街區走跳長大,所有童年記憶都與街相連。
從林聰明本店走沒多遠,拐入一條漆黑的穿廊,已歇業的國寶戲院售票口緊閉,緊鄰的興中市場也早已散市,兒時放學買零食、偷窺脫衣秀,被逮後成群竄逃的調皮記憶,失落在被遺忘的街區角落。
外地人看中正路表面熱鬧,卻不知在嘉義人的眼裡,它的內在是多麼蕭瑟。
這條街從前是日本時代風光的「台灣人街」,在商圈移轉之後漸失人潮,從火車站走來的一路上,至今仍有許多老店舖荒廢,那蕭條的病症曾經蔓延到林聰明的店前。
十多年前,中正路上一片寂靜,寥寥無幾的店舖獨撐商圈,林聰明就是其中之一。大學畢業,林佳慧很認命,自動回家工作,內心有點不甘,但最難過的是小時長大的街,荒涼到快不認識了。
「第一次認識她時,她一直抓著我聊中正路,以前是怎樣怎樣。」差不多相同時間返鄉的黃鈺婷,現任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的理事,也是林佳慧的書友。
她對當時素未謀面卻抓著自己講個不停的林佳慧印象深刻,「她一直說想讓中正路熱鬧起來。」沒想到幾年後,黃鈺婷也被「拖下水」,林佳慧找她編寫《聰明誌》,表面上是寫店的故事,但大部分都在寫店以外的事,關於嘉義的老店、老街、老產業。
發行聰明誌之前,林佳慧還有很多「齣頭」(台語「點子」),參加志工訓練、導覽嘉義街巷,或是與商圈夥伴集資買報紙廣告,刊登一則嘉義旅遊企劃。那時,林聰明沙鍋魚頭已是嘉義名店,採訪邀約應接不暇,根本毋需花錢打廣告,「我破例花了錢,我爸很不爽。」她的父母總是搞不懂,為何她那麼愛花時間去弄「無路用」的東西。
在老輩人看來毫無利益的舉動,卻默默發揮效應。林佳慧刊登的這則廣告就像航海家金唱片(Voyager Golden Records),向深遠的宇宙發射信號,微弱宣示嘉義的存在。
有媒體因此注意到嘉義,並依此版本報導了一番,林佳慧自此成了地方上的「借問站」,來吃林聰明的、想來旅遊的、想來報導的……通通找上門。從問路、問店、問人,問到不知道就幫忙查,查到自己成了在地萬事通。
也許是受到父母待客接物的影響,林佳慧天生有種愛照顧人的性格,「小時候我是班上的康樂股長,也是風紀股長,同學都叫我大姐,叫習慣之後,連老師也叫我大姐!」這份特質促成許多機緣,而Netflix便是其一。
在Netflix播出後,許多人好奇問林佳慧怎麼認識製作團隊的?「我怎麼可能會認識,我連介紹人在電話裡說,有個內……什麼的美國節目要來,連名字都聽不懂!」
糊裡糊塗下,她硬著頭皮講了兩小時生疏的英文,回答了很多無關小吃的奇怪問題,「我以為是美國節目的水準不同。」卻不知,那其實是一場面試。
接著,節目派秘密客來,又訪問了好幾次,「有次從下午一點聊到凌晨五點直接送他們去搭飛機。」很久之後她才知道,同一時間北中南有不少店家也接到他們的訪問。
最後選擇嘉義,可能不是因為林聰明比別人好吃,而是我努力回答他們的問題。
面對國際級採訪,林佳慧沒有專業公關應戰,她還是想辦法接住對方的發問,就像她在國中參加手球隊的訓練,接球、運球、傳球——當球來了,不是自己接到就好,而是要把球傳出去。她幫忙疏通一家又一家的老店,使得原本搖手拒訪的害羞長輩們,願意在鏡頭前說話,讓大家看見嘉義。
當製作團隊拍到最後一天,在旁默默觀察的林佳慧發現不對勁,偷偷詢問介紹人,「為什麼都沒有拍火雞肉飯?」原來導演以為雞肉飯不就是Chicken Rice,沒什麼好特別的。
林佳慧一聽,連夜發了封長訊息給導演,說明雞肉飯不是Chicken Rice,而是Turkey Rice,「你可以不介紹林聰明,但不能不介紹雞肉飯。」她這樣寫道。最終導演被說服,片中才有火雞肉飯的介紹。
當影片在全球上架,各地華人都看見一位台灣女生,用台語介紹自己的家鄉與食物,哼著歌、講著自己的故事,一幅台灣人打拼的縮影,勾起濃濃的鄉愁。有不少華人特地飛來台灣吃一碗砂鍋魚頭,只為了向林佳慧謝謝她講台語。
「我不知道講台語會引起這麼多拍噗仔(鼓掌)!」她只曉得在開拍前夕,製作人問她想說中文還是英文?林佳慧想了想,覺得英文太難表達,說中文她肯定會交雜台語,於是便回答:「可以說我的母語,台語嗎?」
面對日益增加的外國旅客,她苦惱怎麼訓練店員向外國人介紹料理,而在作家鄭順聰的提點之下,意外得到使用「台文」的好點子。
台文是台語文,有羅馬拼音,外國人念得出來,而我也聽得懂台語,這不就是我們可以溝通、世界通用的語言嘛!
從講台語到推台文,她花了兩個月研究古語新詞怎麼融會使用,完成父母覺得「無彩工」的台文菜單,興奮在深夜貼上臉書,竟引起上千分享與按讚,也使得林聰明成為全國有名的台文新用代表店頭。鄭順聰笑說:「我共(kā)想法Pass予伊,伊就真正去做,伊的行動力真正好厲害。」
台文菜單推行一年多後,她又串連地方商家提供台文菜單,推動台文小旅行,用「掃街路」的方式帶大家去認識嘉義,希望嘉義可以因為「友善台語」而成為一座有特色的城市。
林佳慧串連在地店家發行「台文菜單」,要讓嘉義變成友善台語的城市。
「你知道嗎?我拿台文菜單給外國人,感覺好輕鬆喔,因為我也會一種英文,是你(外國人)不會的。」拿著新版的全彩大菜單,遞出一份在地的自信心,林佳慧替家鄉找到了新的座標。
本文作者:李佳芳,摘錄自微笑台灣2021夏季號《島嶼自信──讓地方發光的人》。
文章出處:微笑台灣,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