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藍碳高達35萬噸!學者研究:紅樹林減碳效果是同面積森林2.5倍 圖為印度紅樹林。路透社
根據中興大學教授林幸助團隊研究,台灣現有海洋碳匯(藍碳)約35萬噸,而方法學最快今年底前就會送環境部審查;以紅樹林為例,減碳效果將會是同面積森林(綠碳)的2.5倍。
為達2050淨零目標,國發會提出12項關鍵戰略,其中也包含「自然碳匯關鍵戰略行動計畫」,除了現在的森林碳匯(綠碳)須持續加強外,另外將發展土壤碳匯(黃碳)科研技術,並積極建立海洋碳匯(藍碳)量測方法與本土係數。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告訴中央社記者,海洋碳匯生態系一般指紅樹林、海草床及潮汐鹽沼等沿海植被生態系統,且藍碳生態系比起陸域森林(綠碳)生態系具有更高碳匯能力。
目前台灣森林碳匯的方法學為農業部(前農委會)所訂定的「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其中估算造林1公頃面積,1年可減碳約10公噸。
林幸助他表示,目前團隊已經完成了紅樹林碳匯的方法學,而海草床碳匯預估9月底能完成;就他估算,相同條件下,紅樹林的減碳量是綠碳的2.5倍,海草及鹽沼則是1.5倍;最快今年底前就能送環境部審查。
林幸助強調,藍碳的優勢在於穩定性,一般森林可能須面對的風險如森林大火,發生後就喪失了原有固碳能力,但紅樹林、海草等並沒有這樣的問題,且台灣是海島地型,紅樹林也是適合保護沿海生態的重要植物。
林幸助表示,藍碳在台灣研究起步很早,他自己已經進行10~20年,但政府並不重視。他舉例,就像「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中,每年要揭露有哪些排放源,有哪些自然碳匯;排放源包含交通、工業等,但自然碳匯的部分,歷年來只列森林碳匯,海洋碳匯都沒有被考慮進去。
林幸助進一步說明,據團隊估算,台灣已有的藍碳約35萬公噸,若從現在開始加速發展,2030年達到70萬公噸也非夢想;他以紅樹林為例,紅樹林成林的時間約5年,現在開始規畫、2025開始種植,仍有機會達成目標。
林幸助也建議,過去台灣在開發的過程,如高雄港,將原地的紅樹林都砍光;另外在台灣西南部沿海部分地層下陷地區,種植如海草、紅樹林等根系複雜的植物,能夠承接受到河水、雨水沖涮流入的沉積物,進一步將地勢慢慢墊高,達到固灘護堤效果;現在應該考慮復育這些地方,達到增加自然碳匯目的。(編輯:陳仁華)1120910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