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桃機檢疫人員遭廢針扎傷 醫師:國內預防性投藥、無人染上HIV

2025-03-28 16:10 / 作者 游騰傑
針頭示意圖。取自Unsplash
桃園機場一名檢疫人員日前在工作時,意外被同事亂丟的已使用過針頭扎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顧文瑋說明,只要在72小時內開始服用暴露後預防性藥物(PEP),並持續服用28天,就有8成以上保護力;國內目前有使用預防投藥的人都沒有被感染HIV。

一名機場檢疫人員日前向民代陳情,指出她在工作時被同仁亂丟的「已使用過針頭」扎傷,自行就醫並在服藥後產生不適副作用,在請假時遭到主管刁難。她痛訴,這些針頭抽過來自世界各地「有症狀」旅客的血液,依規定要放在專門裝醫療廢棄物的盒子裡,但她卻因為同事疏失而被針扎傷,有很大的機率害她得愛滋病、梅毒、B型或C型肝炎、以及各種性病或傳染病。疾管署對此表示,該名檢疫人員已接受預防性投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醫師顧文瑋指出,不論因為職業或非職業,只要有暴露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風險,都可以透過在24小時內、或最晚72小時內開始進行暴露後預防性投藥(PEP),就有8成以上保護力。

顧文瑋表示,無論是職業性還是非職業性暴露,若在暴露後72小時內開始服藥並持續28天,至今沒有案例顯示有人因此感染HIV病毒。現今的預防性藥物相當安全,僅有少部分患者會有疲累、腸胃不適、頭痛等副作用,且在服用到後期,不舒服情況都會減少。

顧文瑋表示,對於梅毒部分,通常是透過性行為傳播,需接受1劑針劑或是服用藥物,也表示目前針對梅毒的研究,大部分仍與性行為有關,職業暴露的相關數據則較少。他也表示,如B肝的話,若體內有抗體就不用太擔心,C肝則是雖目前無預防性投藥,但如果感染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