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程小弟(右)罹患重度再生不良性貧血,29日現身,感謝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巫康熙救命之恩。中山醫大附設醫院提供
程小弟在12歲那年,身體常不明原因大小片瘀青,診斷為「重度再生不良性貧血」,4年來,程小弟必須定期接受輸血治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巫康熙表示,該病是一種比愛滋病更可怕的罕見疾病,患者骨髓失去正常造血功能,導致白血球數量下降,可能致命,治療難度超過許多惡性疾病。
今年16歲的程小弟29日現身分享自己罹病以及治療過程,感謝中山醫大附醫的救命之恩。巫康熙指出,「重度再生不良性貧血」患者常伴隨嚴重貧血,需要輸血以維持基本生活。此外,血小板低下則可能導致嚴重出血或腦出血,危及生命。
巫康熙說,目前「重度再生不良性貧血」主要治療方式包括輸血以緩解症狀,免疫藥物以及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則是治本之法。近年來免疫藥物搭配TPO-RA治療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旦停藥,病情往往會復發,因此,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成為治療的最佳選擇,然而,需要找到完全吻合的幹細胞,否則存在一定的失敗率。
程小弟今年8月接受了姐姐的半吻合造血幹細胞移植,巫康熙說,除了傳統移植方法外,團隊採取了一系列創新措施,包括調整移植前的全身放射治療、使用新的抗排斥藥物以及在移植後添加促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活劑。
巫康熙指出,儘管大多數造血幹細胞移植過程會伴隨不適和併發症,但程小弟在移植後第15天就恢復了正常的造血功能,並在第30天順利出院。整個過程中,除了短暫的發燒,他並未出現其他不適,「無聊」成為他唯一的「副作用」,讓家屬和醫療團隊感到相當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