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的炒粿條,目前仍找不出確切食材導致中毒。資料照片
北市寶林茶室中毒案仍未找到食材元凶,除了粿條、香蘭葉和在來米粉食材目前尚未驗到「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不少人開始懷疑中毒源頭是不是醬料?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轉述中毒的桃園市民表示,當天食用炒粿條「覺得醬料很苦」,王明鉅強調不能排除醬料含有被米酵菌酸汙染的椰子成分。
桃市府3月27日晚間獲報一名桃園市民吃過寶林茶室後中毒就醫,王明鉅前往三總探視中毒的桃園市民,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他說3月21日當晚7點30分赴北市信義區遠百A13的寶林茶室用餐,但當時店員表示只剩粿仔條,「端來整盤顏色很重、很黑,第一口吃下去就覺得醬料非常苦,可是粿仔條本身感覺很一般,沒什麼味道」,中毒的男子還提供用餐前拍的粿仔條照片佐證,呈深褐色;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的王明鉅說,他和周圍的三總醫護人員都直覺有異,畢竟醬料應該變質才會苦。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王明鉅還問,為什麼覺得很苦還統統吃完?中毒男子回覆:「因為很貴,就算不好吃,還是覺得要統統吃完。」男子餐後出現噁心、嘔吐症狀,隔天住加護病房,搶救後狀況好轉,轉一般病房。王明鉅說,這是目前曾病重還能清楚交代中毒過程的一例,從醫學文獻和男子口述,加上粿條、香蘭葉和在來米粉已全數採陰、未檢出米酵菌酸,因此,他更肯定醬料可能出包、應該徹查。
王明鉅認為,椰子或玉米含大量脂肪,製造食物過程不注意,誤用發酵過的椰肉製品,很可能產生米酵菌酸,加上東南亞料理又喜添加各式醬料,因此要求中央不要錯過任何環節,包括醬料。
王明鉅並指出,粿條食材其他店家都沒出問題,不過每家店的醬料皆自行調配,是一個可注意的角度,呼籲中央盡快釐清寶林醬料的成分、來源、儲放方式和廚師調製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