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百萬名農民慎防熱傷害! 國健署示警「避開這4小時耕作」

    2023-07-20 11:32 / 作者 胡順惠
    農民採收作物之際,也要注意自身狀況避免中暑。資料照
    週日(7/23)就是24節氣中的「大暑」,意味這幾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據衛福部急診通報資料顯示,今年7月起截至15日,熱傷害就診人數已達470人,是去年同期的1.6倍;現在正值農作物收成時機,國健署提醒,農民採收時更要做好「遮陽」、「補水」、「休息」及「留心」,以免因熱傷害送醫。

    國健署今日召開務農防暑4大招記者會,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氣溫屢創新高,透過我國因熱傷害就診人數統計數據發現,與110年相比, 111年因熱傷害就診人次成長約1倍;與101年相比, 111年因熱傷害就診人次成長約1.8倍;112年間6月至7月相較2年前成長約2成,其中男性佔7成。

    羅素英進一步指出,熱傷害依據症狀有5種,包括熱中暑、熱衰竭、熱暈厥、熱水腫、熱痙攣,其中又以熱中暑最嚴重,死亡率高達30%以上,相當於每10人中有3人可能死亡,病症是體溫40度以上、意識改變,類似熱衰竭症狀。

    我國農民約有百萬人次,目前又正值農作物收成季節,羅素英建議,做好遮陽,像是外出佩戴斗笠或遮陽帽、穿著淺色且透氣材質的衣服、配戴個人護具;定時定量喝水,可以加一點檸檬片、鹽巴;戶外選擇通風陰涼處休息、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2點耕作;出現熱傷害症狀,趕緊到陰涼處,鬆脫衣服、用冰涼水擦拭身體散熱,持續不舒服就要儘快就醫。

    農民工作中暑屬職災,羅素英指出,行政院農委會已開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 農民在田間從事農業工作若罹患中暑、 熱痙攣或熱衰竭等職業病,可至各醫 療院所就醫診斷後,依「農民職業災害 保險職業傷病審查辦法」第9條規定,都有保險給付保障。

    彰化縣溪州鄉李先生也現身分享,現在田裡有種西瓜、絲瓜、菜豆,還有二期水稻剛插秧,每天的農務生活從凌晨3點多就開始,穿著長袖、帶頭燈、帽子、太陽眼鏡、水壺就出門下田到清晨5點,農忙最多到上午7、8點,下午則是2點半以後再去田裡工作,避開一天當中最熱的時候。

    李先生表示,在下田農作時,自家的耕耘機、犁田機、割稻機都配有冷氣,即使是插秧機上方也有帆布可遮陽,所以不會太熱,天氣熱容易流汗會多喝水,尤其在白開水加了一點梅子汁特別的好喝。

    遇到熱傷害症狀時,李先生說,曾在耕作的時候覺得頭怪怪的像頭暈,當時就提早收工回家就醫,現在手機也有裝樂活氣象APP,若看到熱傷害預警,早早就休息了。
    胡順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