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李家雯|不只孩子會分離焦慮,爸媽們該怎麼學會放手?

    2022-09-12 17:14 / 作者 陳玠婷

    圖片
    面臨孩子不同階段,爸媽不僅必須接受孩子轉變,也得學會放手讓他們自主。取自Unsplash




    全台學校已經開學一、兩週了,不少孩子與家庭的「上學」生活已經慢慢上了軌道,但對某些家庭來說,考驗還在持續!在臉書上看見有媽媽在社團裡抱怨,說小孩今年剛上小一,但每天回到家,問小孩學校的生活如何?小孩總是一問三不知,讓媽媽很苦惱。這位媽媽甚至抱怨,小學導師很不用心,「以前幼兒園老師每天都會傳小孩的活動照片給家長,親師溝通不漏接,怎麼上小學之後,老師說『有事』寫聯絡簿溝通就好?」他甚至懷疑:會不會小孩在學校其實是被忽略,所以回到家才對學校的生活交代的不清不楚?



    更有趣的是,這篇留言底下的回應很兩極,有些人呼應著這位媽媽的抱怨,認為老師可能不夠用心,忽略了小孩,也覺得要能掌握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真的很困難。但也有家長認為,這位媽媽過度放大了老師的責任,認為如果孩子回家後沒有反映太多問題,就讓孩子好好自己學習自立就好。



    其實,我觀察到的是,當孩子慢慢成長步入不同階段時,很多時候不適應的反而是家長。



    不是只有孩子,分離焦慮的爸媽也不少



    投身在自學團體「可能-非學校」多年的好友綠豆爸--趙介亭,最近就在自己的粉專上分享自己的經驗:每一年開學後,不論孩子的年齡,他們的自學團體都會安排學生夜宿教室的活動。這是「可能-非學校」的傳統,讓孩子體會沒有父母在身旁照顧的一個晚上,目的不只是讓孩子練習脫離舒適圈,在不熟悉卻安全的環境下挑戰自己之外,也讓辛苦照顧孩子多年的父母們,有一個晚上的喘息空間。



    往往,在夜宿的時候,新生裡面年紀小一點的孩子,總會浮現各式樣的狀況(例如,身體疼痛,噩夢,哭鬧等),畢竟對孩子們來說,離開父母和熟悉的環境本來就是帶有壓力的事情,於是身體自然會浮現各種表現來因應這些壓力。現場的老師們也會用各種方式,同理、接納,盡力陪伴孩子一起面對難關。但他們多年來的經驗也發現,即使試過很多方式,如果那天晚上撐不住,而最終依然被爸媽接回照顧的孩子,往往會在一年內會離團。



    當然,這或許是少數,但這是否也意味著,孩子在面對新環境時的適應應能力,與父母出手介入的程度,有一定的相關聯性呢?



    有時候,要讓孩子有能力面對不同嘗試,克服挑戰,不只是孩子需要學習而已,父母們也要學習,練習在一旁,只觀察陪伴孩子,但不介入,這也是父母們學習脫離舒適圈的機會。



    當孩子上小學後,不只學習課程新知,也同時學習團體生活,在沒有父母的照顧下,學會為自己發聲,自我照顧。但這樣的過程有時孩子會表現出各式各樣的情緒,不免讓許多父母感到焦慮,忍不住跳下去想為孩子「分憂解勞」,舒緩他們的不安,卻疏忽了要讓孩子真正練習克服挑戰,不是不讓孩子脫離舒適圈,而是陪他們一起探索舒適圈之外的感受。



    我們往往以為脫離舒適圈,就是危險地帶,事實上舒適圈外還會有一個區塊稱為「伸展區」(Stretch Zone),又稱為「學習區」,是人打破過往舊習,練習新嘗試的區間。而當爸媽無法站在伸展區時,孩子也容易感到焦慮,就會使得上學後的適應困難度大幅增加



    化解分離焦慮,陪伴但不代勞才是關鍵



    當孩子正在學會長大,學習自立,在這個時期一定會有回家抱怨,發脾氣,等諸多不開心。但那未必等同「受苦」,生活裡總有一些小坎坷,小關卡,需要孩子自行練習解決,做父母的,可以在旁邊觀察,陪伴,當孩子情緒濃度過高,干擾他們適應,也引導孩子化解困難,而不是為他解決問題,不讓他有體驗「不舒服」的機會。



    我們都希望孩子不要痛苦,但辛苦未必等於痛苦。有時候,孩子需要的是父母陪著他跨越那些挑戰,進而在成功克服困難時,能清晰感受到成就感,那種油然而生的喜悅快樂自然產生。



    父母的分離焦慮不只是發生在小學階段,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都可能會發生。在大專院校擔任專任心理師多年的我,也曾接到家長打來的電話「關切」,詢問孩子就學選課、宿舍適應等等的相關的問題,卻忘記其實這些問題可以讓孩子自己了解就好,畢竟到了大學,所謂的「孩子」也已經是滿十八歲的成年人了,沒有什麼是無法自行解決的。



    面對孩子因分離焦慮而產生的各式負面情緒與行為,自然對父母是一個很大的難關,但我們不能忽略的是自孩子出生後,本就走上了一條漫長的與父母「分離」的道路,路上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支持陪伴與連結,而不是為他代勞。引導孩子面對困難,引發他自我解決的意願,永遠比教導他們該怎麼做重要。而要化解孩子上學後的分離焦慮,父母也得先意識到,自己是否也不小心落入過度焦慮的狀態,在無形中餵養了親子之間難分難捨的濃稠情緒了。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