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公布「首屆百大貢獻事蹟」記者會。陳品佑攝
迎接2028年百歲校慶,國立台灣大學將從今年起,每年逐步公布百大貢獻事蹟與人物,今(11/12)日公布首批24件,包含杜聰明終結鴉片成癮、李遠哲獲諾貝爾獎,以及改良蓬萊米米、興建翡翠水庫、烏腳病防治等重大歷史事蹟。
台大今日舉辦首屆的「百大貢獻事蹟發布會」,由校長陳文章偕同多位學院院長,公布24件來自各學院得百大貢獻事蹟及代表人物。陳文章表示,2028年是台大百歲校慶,從今年開始到2028年,每年都會公佈百大貢獻事蹟,今年24件,以後會逐年公佈,過程會有校內外專家審查,也將由張秀榮教授撰寫故事,出書之外也會拍攝影片,並在百歲紀念館播放。
理學院院長吳俊傑說明,首件事蹟是台大化學系校友李遠哲博士,於1986年成為首位獲諾貝爾獎的台灣人,他在1967年設計出世界第一部通用型交叉分子束儀,也因此在1986年獲諾獎,後來與中研院院士連署籌設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後來出任院長時則感召包括翁啟惠等優秀學者返台,貢獻卓越。
台大校長陳文章公布百大貢獻事蹟。陳品佑攝
生命科學院事蹟為郭光雄教授、于宏燦教授、羅竹芳教授研究團隊與廖一久院士養殖團隊的蝦白點症研究翻。院長江伯倫說明,台大1990年中國首次出現蝦白點病,1994年團隊展開研究,1995年鑑定出RNA病毒,1996年開發PCR分子檢測法,完成基因定序與基因圖譜,1997技轉上市檢測試劑,為全球第一,市占率達80%以上。
生農學院選出的事件為推動台灣農業機械化,以及改良蓬萊米。副院長王淑珍說明,磯永吉博士團隊他在台中農試驗所進行研究時,也帶領末永仁,讓蓬萊米適應台灣環境並可大規模栽培,磯永吉之後也留任台北帝大教授,對台灣稻作研究貢獻良多,後續的農業學者研究也都延續此路線。
工程領域則包含防災科技研究,以及首座國人獨力完成的優質水庫。工學院院長蔡克銓說明,翡翠水庫是台大土木、生工系師生團隊努力完成,包含土木系葉超雄、洪如冮、顏清連、高健章、陳振川、羅俊雄教授團隊,以及生工系王如意教授團隊;翡翠水庫於1987年啟用,提供大台北600萬人飲水,涵蓋台灣4分之1人口,是成功產官學合作成功典範。
台大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教授蔡克銓。陳品佑攝
公衛學院代表事蹟包含烏腳病防治,以及根除瘧疾。院長鄭守夏說明,1958年公衛所陳拱北教授受省政府要求研究台南、嘉義的烏腳病,才發現是當地河水、井水含砷,促使省政府後來規劃自來水管,陳拱北學生陳建仁而後也建立飲水含砷的飲用標準,被WHO引用,除了台灣也對世界健康有所貢獻。
電機資訊領域包含台灣第一台迷你電腦,及培育半導體產業人才。院長吳宗霖說明,如今護國神山台積電的蔣尚義、林本堅、劉德英等人,以及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鈺創董事長盧超群等都是台大校友, 而在學術界更可貴的是施敏教授,他的著作《半導體元件物理》出版超過百萬冊,引用次數超過2萬,是半導體界的聖經。
台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吳宗霖。陳品佑攝
文學院長鄭毓瑜說明多位代表人物,中文系臺靜教授農融合中西學研究方法;歷史系曹永和教授奠定台灣史研究,他在1990年提出台灣島史概念,以台灣島為主體而非中國史一部分;哲學系教授殷海光翻譯海耶克等大量西方自由主義論著,並主張知識分子要以探究知識、追求真理來努力;白先勇在學生時代創辦《現代文學》雜誌,譯介西方近代文學跟藝術思想,也發掘新生代作家,如今更依然仍神采奕奕地推廣崑曲;而從日治一直到延續到民國的考古學研究,更提供南島語族重要文化證據。
醫學院包含杜聰明終結台灣壓片成癮、橫川定開啟台灣寄生蟲研究、台大團隊貢獻防治B型及C型肝炎等,以及1979年開啟的中沙醫療團等。院長倪衍玄說明,中沙醫療團創造了台灣醫療外交之路,也培養許多優秀醫療人才。
陳文章最後說明,壓軸的貢獻為「師生參與推動民主」,台灣民主化過程裡,台大師生參與扮演積極重要角色,從保釣運動、普選、鹿港反杜邦、自由之愛、野百合學運到廢除刑法100條,台大師生都引起很大影響力。
台灣大學選出百大貢獻事蹟及人物,2024年先公佈24件,後會逐年公布直到2028年。台大提供。
台灣大學選出百大貢獻事蹟及人物,2024年先公佈24件,後會逐年公布直到2028年。台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