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一直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形象,但這塊土地和地球上其他地方一樣難逃人類汙染。紐西蘭北島懷卡雷湖(Lake Waikare)近日出現大批鳥類因肉毒桿菌中毒,導致身體僵直,無法飛行或划水,最後溺死湖中。多年來,這種大規模死亡已發生多次,污染的程度恐怕很難逆轉,且當地政府似乎還沒認真看待。
《衛報》24日報導,紐西蘭北島懷卡托(Waikato)地區的懷卡雷湖,週邊有佔地約7000公頃的淡水濕地旺嘉瑪利諾(Whangamarino),近日有數百隻鵝、鴨、鷺等鳥類死亡。非營利組織「漁獵管理委員會」(Fish & Game)經理克利(David Klee)說,他的船進入溼地時,水面上的鳥兒不是死亡、就是瀕死,牠們的鳥羽黯淡無光,原本對船隻應該有驚慌振翅的反應,但現在只是呆愣在水上一動也不動。
克利說,這些鳥類是肉毒桿菌中毒,通常從腿部開始僵硬,無法划水,於是牠們會設法用翅膀划水,看起來就像是詭異的蝶式;翅膀也僵硬後,就輪到頸部肌肉僵直無力,脖子無法撐住頭的重量,這些鳥類便一頭栽進水裡,慢慢淹死。
這些鳥類之所以中毒,是因為魚類先大量暴斃。魚類會暴斃,則是因為農牧業產生的磷、氮排放到水中,造成藻類大量繁殖,洪水又把這些汙染物和藻類沖到下游,導致當地水體缺氧,魚群大規模死亡,魚屍的蛋白質為肉毒桿菌提供了完美的繁殖環境。
克利說,去年聖誕節前,監測設備就顯示濕地部分區域、以及流向濕地的河流流域進入黑水狀態(black water event),也就是水中沒有氧氣,之後便發生魚群暴斃;通常在魚群死亡後,三到四週就會發生鳥類的肉毒桿菌中毒。
「這片濕地正在慢性死亡。」克利站在岸邊的草叢裡,水是混濁的黃褐色。一隻死魚漂來,橘色和白色的魚鱗一片片從膨脹的屍身上剝落。
前去清理鳥類屍體的當地部落組織成員索羅門(Haydn Solomon)說,在水上那幾天,感覺就像在看恐怖片,「看到有生物把自己活活淹死,都不會是太賞心悅目的畫面吧。你身邊環繞著一堆浮屍,又看見不見水底,水幾乎是漆黑的」,至於死得更早的魚類,「你可以看見牠們已經死了好幾天,一群一群地死,當你把牠們撿起來時,牠們的肉就在你手中散開」。
懷卡托地區是紐西蘭乳製品重鎮,25%紐西蘭牛乳來自於此。這個行業長期以來就被視為和水中的高氮含量脫不了關係:為了全年供應牧草而使用的肥料、牛的排泄物,都是兇手之一。
除了農牧業,當然還有其他人類活動產生的廢水。2019年,懷卡托地區議會批准將含有大腸桿菌、氮、磷等不符合排放規定的廢水排入水中;每當有暴風雨,就是汙水四溢。
懷卡托大學淡水生態學家約茲坤達基(Deniz Özkundakci)說,懷卡雷湖現在汙染的情況太嚴重,沒有明確的水質重建模型可以套用,「我甚至不知道還能為它設定什麼恢復目標、還能改善成什麼模樣」。
懷卡雷湖是極端汙染的案例,與此同時,整個紐西蘭的水體也面臨威脅,約6成河流不能游泳、74%淡水魚瀕臨絕種或受到威脅、95%流經畜牧區的河流受到汙染。氣候危機會讓這種狀況更嚴重,因為氣候危機會帶來更多降雨和紅水,水溫也更高,有毒藻類更能大量繁殖、魚群更可能暴斃、鳥類繼續中毒。
ICYMI: some of the most shocking images from This Is How It Ends came from Fanta Lake, or Lake Waikare. 📸 @Iainmcgregor3 made with support from @NZonAir @CanonNZ https://t.co/8ODVFyZMqJ pic.twitter.com/37xs1uJGAf
— Andrea Vance (@avancenz) October 31, 2021
非營利團體、保育單位、原民組織和各界志工都在盡力挽救懷卡雷湖的生態,包含救出還沒淹死自己的鳥類。但懷卡托議會似乎沒有感覺到迫切性,聲明「正在採取行動,包含提供5000紐元(約9.4萬元台幣)幫助在溼地的工作人員清理死鳥和死魚」,並研議更多能預測和減緩「黑水狀態」的措施。
漁獵管理委員會主席喬丹(Corina Jordan)說,紐西蘭對淡水資源的政策「長期存在系統性失敗」,導致淡水生態系統嚴重退化,這沒有快速解決的方法,但也不能因此擺爛,「懷卡托議會必須認真檢討淡水管理方式,並對汙水排放設限」,才能降低未來汙染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