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分析:為何印度洋會是中國武力犯台的罩門?

    2023-12-14 12:33 / 作者 國際中心
    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2017年行經印度洋。路透社
    路透社一篇分析指出,中國每天所需的一半石油,會經由波斯灣送往中國各大港口,其中會經過美國勢力主宰的印度洋,這將成為中國武力犯台的唯一罩門。

    分析提到,每天將近有60艘滿載的油輪在波斯灣和中國的港口之間航行,中國經濟需要的石油有一半都仰賴這些運送。

    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2017年行經印度洋。路透社


    當這些油輪進入中國不斷擴張軍事勢力的南海時,中國設有機場和砲台,有安全無須擔憂,但是跟其他來自非洲和巴西的油輪一起進入美國勢力主導的印度洋時,就缺乏海軍勢力的保護。

    十幾名駐外武官和學者向路透社表示,當西方軍事和學術戰略家分析,中國與台灣或東亞其他地區的衝突可能如何演變或升級時,開始審視中國在印度洋的弱勢。

    澳洲國立大學安全專家布魯斯特(David Brewster)表示,在一場重大戰爭中,中國油輪通往印度洋時,會發現自己「非常脆弱」。

    布魯斯特說,「中國海軍軍艦會被困在印度洋,空中支援很少或是根本沒有,因為中國在這裡沒有可以依靠的基地或設施」。

    不願具名、熟悉西方與亞洲國家相關討論的4名駐外武官和3名分析家表示,這個持續的弱點給了中國的對手一些升級的選項,特別像是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延長戰。

    可能的情況包括對中國船隻進行騷擾和攔截行動,這可能會讓中國海軍艦艇轉向該區,或是直接封鎖等。

    3名分析家表示,在全面戰爭中,這些能夠運載200萬桶石油的油輪將會被擊沉,被被對手攔截成為戰利品,這反映了上個世紀的的海軍行動,將目標鎖定敵人的經濟資源。

    分析家認為,這些可以作為遏制中國發動攻擊的選項,或是讓中國的武力犯台付出更多代價。

    不過知情人士也表示,不知這一點對中國對武力犯台的算計有多少影響。

    針對路透社的分析,中國外交部不予置評。

    路透社則指出,根據解放軍的文獻及退役軍官的說法,中國其實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否要發動軍事行動,還是要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決定。

    習近平自2013年上台以來,一直強調現代化軍隊的重要性,以期能在全球展現力量,確保中國國重要貿易路線的安全。

    但出於對衝突的擔憂,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國的能源需求增加之際,很難保護這些經濟命脈,所以很難對台灣打持久戰。

    根據中國官方數據,今年截至11月為止,中國進口原油5億1565萬噸,相當於每天1127萬桶,年增率12.1%。

    五角大廈估計,中國約62%的石油和17%的天然氣進口經過麻六甲海峽和南海,這些都是印度洋的重要門戶。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和官媒說法,中國正在努力實現供應多元化,在2022年,來自俄羅斯、緬甸和哈薩克的3條管道約佔其原油進口量的10%。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也導致中國向俄羅斯採購,儲備更多廉價石油。

    除了石油外,糧食還是更複雜的問題。

    中國進口動物飼料大豆,部分是透過印度洋運輸,但肥料所需的鉀等其他商品,則透過其他路線抵達。

    中國基地被包圍
    分析指出,中國擁有廣泛的軍事衛星網路,但在印度洋只有一個專用的軍事基地,而且沒有來自陸地或海上的空中掩護。

    五角大廈在10 月的中國軍事年度報告中,列出中國在印度洋邊緣11個潛在基地,其中包括巴基斯坦、坦尚尼亞和斯里蘭卡,反映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外交和商業拓展。

    但武官和1名亞洲外交官向路透社表示,這些資產並未成為軍事資產,解放軍在這裡沒有永久駐軍,也沒有任何公開保證,在衝突發生時可以使用這些資產。

    中國一開始在印度洋的基地是印度洋西緣的吉布地(Djibouti),在2017 年啟用,駐有 400 名海軍陸戰隊,反映中國自2008年以來參與非洲之角周圍的國際海盜巡邏活動。但該基地沒有機場,兩側有美國、法國和英國等其他七個國家的軍事設施。

    英屬狄耶戈加西亞是美國在印度洋的重要軍事基地。路透社


    美國在印度洋的存在仍形成鮮明對比,反映雙方在冷戰時期的實力。

    美國第五艦隊總部設在巴林,而總部位於日本的第七艦隊則在狄耶戈加西亞(Diego Garcia)執行任務,當地是英國管轄的環礁,擁有長程轟炸機跑道,以及可以容納航母的潟湖。

    而在印度洋東部,澳洲派出P-8A「海神式」(P-8A Poseidon)反潛巡邏機加強巡邏,並正在西海岸基地,可以提供英國和美國核潛艦,以及自己未來擁有的核潛艦使用。

    中國努力追上中
    解放軍退役上校、北京清華大學安全研究員周波(Zhou Bo)表示,國外有對中國的脆弱性進行討論,但這些情境都是假設的。

    他認為,如果中國和西方在印度洋發生軍事衝突,規模和地點將「幾乎無法控制」,「屆時,那將是一場涉及許多國家的重大戰爭」

    不過,他表示,中國將逐步擴大部署和基地的選擇,以鞏固其地位。

    武官和分析家表示,中國在印度洋,隨時擁有四至五艘偵察船,以及相近數量的軍艦和一艘攻擊潛艦。但一位前西方情報分析師表示,中國尚未測試在印度洋最強大的資產。

    一些分析家預測,這種情況將會改變,解放軍文件已強調了海盜巡邏對於保護印度洋補給線的重要性。根據概述中國戰略重點的官方文件《2020年軍事戰略科學》,如果「霸權國家」控制其重要過境路線,中國可能會擴大巡邏。

    儘管,中國海軍將核武裝彈道飛彈潛艦保留在海南島基地附近,但隨著攻擊潛艦的改進,其射程預計會更廣,這將對美國構成挑戰。

    封鎖的問題
    即使中國無法在印度洋取得優勢,但還是能在一些地方占上風。

    有鑑於商業的流動性,封鎖很難實施,石油有時會在途中交易。

    追蹤和監管貨物將是艱鉅的工作,因為針對中國的行動時,需要確保貨物能運往日本、韓國和澳洲。

    布魯斯特說:「你無法在阻止對手的運輸同時,讓自己的運輸繼續進行」。

    分析提到,歷史學家仍在爭論兩次世界大戰對日本封鎖的有效性。

    儘管如此,中國還是學到一些教訓。根據國際市場數據與產業情報分析公司Kpler和Vortexa統計,中國現在已經擁有60天的商業核戰略原油儲備,而且部分儲存在地下,衛星無法追蹤。

    中國天然氣的儲備很少,但透過俄羅斯、中亞和緬甸的管道輸送的天然氣量不斷增加。

    中國的小麥和稻米多半自給自足,而且庫存龐大,但是數量仍是國家機密。

    2022年,美國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要求五角大廈就封鎖中國能源運輸的軍事要求制定一份機密報告,但是細節並未曝光過,「報告還應考慮中國在危機或衝突期間通過庫存、配給供應和依賴陸路運輸,能如何滿足其能源需求」。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