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金融時報:習近平拒絕大舉救市 重視政權穩定甚於振興經濟

    2023-09-04 14:52 / 作者 李寧怡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攝於2023年6月。美聯社
    中國經濟正深陷重重困境,從房地產危機、地方政府債台高築到消費不振,引發各方呼籲當局應採取積極措施,包括發放消費券振興消費、挽救通貨緊縮、防止人民幣跌勢加劇等。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迄今不願大舉救市,是他視政權穩定比振興經濟更重要的又一證明。

    多位熟諳中國政治與經濟的專家、乃至北京當局的政治幕僚均指出,中國領導人不太在意經濟放緩,也不太願意採取任何會增加政府債務、引發金融體系不穩定的變革措施。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中國政經專家史宗瀚(Victor Shih)說:「如果要在某方面大幅增加政府支出,就要減少其他領域的支出……但科技投資、國防、國內安全的支出都是不能減少的。」

    學者:中國領導人重視安全 而非經濟高速成長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中國事務高級研究員于潔指出,細看中共近幾個月的公告與演說內容,可看出中國最高領導階層很清楚經濟嚴峻程度,但中國政府現在追求的已不是兩位數的經濟成長,「而是安全,是建立科技和經濟上的自主性」。

    報導指,中國7月分的經濟數據遠不如市場預期,分析機構紛紛下調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外界也呼籲中國政府採取更強烈的刺激經濟手段,特別是支撐在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四分之一的房地產業,以及刺激消費支出。

    然而中國政府一名顧問向《金融時報》表示,北京中央的金融決策者首重風險管控,而不是房市買氣,「中央政府很清楚,房地產業無可避免會萎縮」。這名人士表示,中國正持續調整成長模式,要將經濟重心自房地產與基礎建設轉向消費者服務與高科技製造業,因此北京當局認為,房地產市場調整長期而言是必要的。

    北京擔心大舉救市恐影響人民幣匯率

    美國基金「智慧樹資產管理」(WisdomTree Asset Management)中國投資經理人Liqian Ren指出,北京認為若像美國在2008年金融風暴那樣大規模救市,可能引發大規模通膨,恐將導致人民幣不穩定。

    也有經濟學家希望中國大舉改革公共支出,提高老人年金及醫療保險,以提升人民的財務安全感,藉此擴大消費。然而中共刊物《求是》2022年就已刊出習近平的文章,明白表示中國應該要「共同富裕」,「不能搞福利主義那一套」,認為高福利會養出一批「懶人和不勞而獲者」。

    《金融時報》指出,中國政府目前祭出的措施中,未見修補政府與民營企業的意圖。銘基亞洲基金( Matthews Asia fund)投資策略家羅斯曼(Andy Rothman)認為,習近平2021年開始推行的「共同富裕」政策大舉打擊大型企業,如今民間對經濟前景的恐慌瀰漫,「最大的問題」仍在企業家對中共的信心仍未恢復。

    羅斯曼表示,中國政府必須讓企業家相信,之前的「過度監管」不會再實施,讓他們相信自己可以自由經營,政府不會成阻礙。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政經專家戈爾(Lance Gore)則表示,經濟情勢嚴峻可能會提高習近平的戒心。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那些年,中國也打造了嚴密的國家安全機器,「他或許不想用上,但這些機制是存在的」。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