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外交政策》:台灣不再玩金錢外交 但有其他方法鞏固邦交國

    2023-04-25 12:42 / 作者 李寧怡 / 編譯
    蔡英文總統結束「民主共榮之旅」後返抵台灣。廖瑞祥攝
    宏都拉斯上月宣告結束與我逾80年的邦交,轉而與中國建交。《外交政策》雜誌指出,經過多年與中國競逐邦交國的遊戲後,台灣終於放棄金錢外交,深知有限資源難以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匹敵。專家認為,台灣仍可利用自身的獨特價值吸引邦交國,並強化非正式的外交關係。

    台灣在2012年有23個邦交國,如今僅餘13個邦交國,除教廷,絕大多數在中南美洲與南太平洋。在宏都拉斯與我斷交後,總統蔡英文表示,台灣將「不會和中國進行無意義的金錢外交競逐」。

    《外交政策》指出,蔡總統的說法凸顯了台灣已日益體認到,必須找到更聰明的方式和中國這個超級強權在外交領域交手。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數據,中國2019年的國際發展援助與投資達48億美元;台灣官方的國際發展援助則僅約中國的一成,2020年的數據約5億200萬美元。

    曾競選秘魯總統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研究員古茲曼(Julio Armando Guzmán)指出,中國對拉美國家的態度已有所轉變,過去僅強調「軟實力」,試圖說服拉美國家相信中國崛起對他們有好處,近年曾使出「硬實力」,迫使各國照著中方的意願行事。

    例如,中國會要求拉美國家支持中方屬意的候選人擔任聯合國重要職位,否則將禁止進口某些關鍵貨物;在歐洲,當立陶宛讓台灣在當地設立代表處時,中國也將對立陶宛的關係「降級」,並停止某些商品貿易。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美國研究計劃主任柏格(Ryan Berg)認為,台灣目前的目標只是努力維持現有邦交國,也在這方面極力自我探索,找出「創新的發展計劃」來維持與友邦的關係。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拉美中心助理總監伯恩哈德(Isabel Bernhard)認為,即使台灣無法用砸錢的方式獲取邦交國,仍有機會藉由強調其他價值來維持外交承認。

    柏格亦指出,台灣必須找到自己的利基,利用自身經濟與民主發展的故事,持續吸引對現有的邦交國。

    柏格認為,雖然無法像中國一樣大舉投資基礎建設,但台灣發展人力資本與人才的方式,是中國欠缺的。柏格也說,台灣更在意透明化、環保、社會、治理等各方面的標準,數位轉型方面亦為中國所不及。

    伯恩哈德則認為,台灣也可以與其他盟友發展非正式的關係,建立地方層級的接觸、進行教育或科技外交、建立農業上的聯繫等。

    文章指出,台灣也可以在美國協助下,與更多非邦交國深化連結。美國與台灣之間雖無正式邦交,但近年強化與台灣的關係,並將支持台灣政權的存續視為抗衡中國的關鍵。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學者馬明漢(Michael Mazza)表示,美國近來在外交上,無論是雙邊外交或是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都將台灣問題置於國際議題最重要的位置,鼓勵美國的夥伴深化與台灣之間的非正式外交。

    馬明漢說:「這是美國利用自己與夥伴國家之間的外交關係,凸顯台灣面臨的挑戰,也凸顯與台灣深化交往的原因。」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