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日,日本外相林芳正與中國外長秦剛在北京會面。路透社
美國自川普政府時期開始對中國發動科技圍堵,從阻止華為參與5G建設,到近期的拜登政府禁止美企出口先進半導體設備和技術給中國。《金融時報》今(4/17)報導,中國展開針對性的報復,其中一項令人不得不憂的是人質外交;專家說,若中國以人質外交作為報復,缺乏情報單位和談判工具的日本容易受害。
中國先前對美國國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和雷神(Raytheon)祭出制裁,這只是表免上虛晃一招,畢竟這兩家公司是美國國防合作商,原本就不大可能和中國有太多往來。
不過,過去兩個月來,中國還以國安為由而對美國晶片製造商美光( Micron)展開調查、突擊搜索了美國盡責查證公司明茨集團(Mintz Group)的北京辦公室並逮捕5名員工、逮捕日本安斯泰來製藥(Astellas Pharma)在北京的1名高層、以「嚴重審計缺陷」為由重罰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德勤(Deloitte)人民幣2.12億元(約9.3億元台幣)。此外,中國政府目前似乎還在考慮限制西方取得汽車製造的重要材料和技術。
報導指出,這是中國對美國「技術圍堵」的回應,顯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策略是狹隘地鎖定對中國利益損害風險最小的產業和公司。在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和歐巴馬時期都曾任白宮國安會中國顧問的韓磊(Paul Haenle)表示,中國並沒有要轉變成大範圍的報復,但「他們會精準選定一些公司來開刀」,以示不滿。
對外國企業辦公室的突擊搜索和拘捕員工,令人擔憂中國是否會在與西方關係每況愈下之際,進一步升級人質外交。2名外國風險諮詢公司的人表示,在明茨集團和安斯泰來製藥的員工被捕後,一些公司緊急進行員工安全風險審查,並立即暫停了一些中國出差計畫。
其中1人表示,這對商管顧問產業而言是一大警鐘,中國偏執的程度如此之高,不僅讓明茨這種盡責查證公司的員工身陷困難,就連業界內聲譽卓著的諮詢公司如貝恩策略(Bain)、麥肯錫諮詢(McKinsey)、波士頓(Boston Consulting Group)都受到影響。
專家指出,日本尤其容易受到中國人質外交的危害,因為「日本缺乏成熟的自家情報機構,也缺少和中國談判交還公民的工具」。
據日本外務省,自從中國2014年通過一項反間諜法後,至今有17名日本公民遭逮捕,其中5人現在仍被中國拘押中,包含近日被捕的1名安斯泰來製藥男性員工。
中國目前克制,專心處理經濟挑戰報導指出,大致而言,中國目前在經濟上對美國的反擊還算克制,因為中國政府不希望破壞後疫情時代利用外資振興經濟的機會,因此會避免對重要的公司和行業下手,例如只是拿制裁洛克希德馬丁和雷神來做做樣子。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 (Atlantic Council)資深研究員羅谷(Dexter Roberts)表示,這種克制可以反映出中國今年面臨很多挑戰的事實,尤其是經濟方面的挑戰,「他們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被一段更敵對的美中關係分散注意力」。
而德勤被中國重罰逾2億元人民幣(約8.87億元台幣),專家預計四大會計事務所未來都會面臨更多壓力。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會計學教授程林表示,審計內容的嚴謹程度向來容易引發問題,但中國對會計事務所下重手的動機,主要是來自對於數據和國安的擔憂。
外國的汽車製造廠也要為中國商務部的技術出口審查做好準備,可能更難取得某些自動駕駛車輛需要的稀土材料和雷達測繪技術。中國汽車產業諮商公司Sino Auto Insights創辦人涂樂(Tu Le,音譯)說,中國任何把電動車所需的採礦和精煉產業武器化的決定,都會立刻引發美、歐、日、韓政府焦慮。
中國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研究主任葛藝豪(Arthur Kroeber)則說,對於電動車相關材料和技術的限制,也可以用來當作和西方談判放寬半導體產業限制的籌碼。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亞洲專家金秀(Soo Kim),中國的報復行動會逐漸擴大,因為美中關係近期內顯然不會好轉,「美中競爭的層面如此之多,中國也還有很多手段可以用,例如對經貿仰賴中國的美國盟友和伙伴加強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