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7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和夫人梅蘭妮亞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造勢,是梅蘭妮亞繼7月共和黨全代會後再次罕見現身集會場合。路透社
美國大選正式投票日即將到來,雙方都把握時間抓準對方的要害打。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陣營推出的新廣告,讓川普支持者怒稱「根本是外遇」,不過廣告裡其實只是提倡「妳要投給誰,不必告訴妳的配偶」。民調還顯示,雖然賀錦麗在全國女性的支持率較高,但似乎有較多男性認為太太/女友會投給川普。
綜合《華盛頓郵報》專欄文章與《衛報》社論,賀錦麗陣營最近推出的廣告,是由影星茱麗亞羅勃茲擔任旁白,片中呈現兩名女性在投票所面對選票時猶豫了一下,然後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微笑,低頭在選票上的賀錦麗名字旁進行劃記;旁白說,「妳可以用任何妳想要的方式投票,沒人會知道」。
這支廣告激怒了川普支持者,福斯新聞主持人瓦特斯(Jesse Watters)批評「這種行為和外遇沒兩樣」;保守派名嘴柯克(Charlie Kirk)說,「那女人的丈夫努力確保她能過好生活、努力養家活口,而她卻對他撒謊」。
其實在2016年大選競選期間,川普支持者也用過同樣的宣傳,強調「沒有人會知道你偷偷投給一個這麼多美國人不支持的人」。
如果一支廣告還不夠,那就再來一則。這次是由反川共和黨人組成的「林肯計畫」(Lincoln Project)出手,相信這群共和黨人很清楚保守派的家庭生態:一對白人夫婦A正要去投票,遇到另一對白人夫婦B,作丈夫的、作太太的各自打招呼去;A先生問B先生:「你還是投給他(川普)吧?」對方回答「當然囉」;A先生接著問「那你老婆呢?」對方嘆了一口氣說:「她不喜歡他,但還是會投給他啦。」A先生得意地笑:「我太太也是」。
這兩則廣告都提醒了大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是民主的,在美國可能出現第一個女總統之際,父權社會仍在抗拒這件事。
男性是否有什麼誤會?民調機構YouGov在10月底公布的調查指出,約有八分之一女性曾有過和伴侶投給不同候選人、但是沒讓對方知道的經驗,而曾經這麼做的男性則是十分之一。
YouGov民調也發現,40%女性認為她們的伴侶(或配偶)打算投給川普,38%則認為伴侶會投給賀錦麗;而46%男性認為她們的伴侶會投給川普、40%則認為對方會投賀錦麗。
然而如果用全國民調來對照,YouGov調查中,川普的男性支持率領先賀錦麗5個百分點、賀錦麗的女性支持率領先川普7個百分點。顯然美國男人更支持川普、女人更支持賀錦麗,但仍有較多的男人覺得伴侶會投給川普,顯示不少男性可能對於伴侶的投票想法有點誤解。
《衛報》一篇社論指出,有挨家挨戶上門為候選人宣傳的政黨志工表示,有時候他們會遇到一些男性不讓太太表達意見,阻撓妻子與他們交談;也遇過有男性以為太太是共和黨人,但他們與太太私下聊後,發現太太根本就是有登記的民主黨員,只是不敢讓先生知道,有些人甚至害怕發言。
2024年10月27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和夫人梅蘭妮亞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造勢,是梅蘭妮亞繼7月共和黨全代會後再次罕見現身集會場合。美聯社
一名在賓州為候選人催票的男性說:「我們遇過很多次,每當一對夫婦或情侶一起來應門時,一聽到我們敲門的目的,通常就會是男性留下來獨自受訪,女性離開『去做其他事』,也或者就是只有男性自己應門。也常有遇到女性自己出來應門時說,『我支持她(賀錦麗),但她不知道』,有些人這樣說的時候還會刻意壓低音量」。
另一個幫忙打拜票電話的女性說,她曾經遇到一個女性說,「我丈夫剛好不在車子裡,所以我現在可以跟妳承認,我要投給民主黨」。
我要「保護」你,無論你喜不喜歡?一些川普支持者對這些廣告的反應,也呈現出這些廣告確實對男性在關係裡的權力造成挑戰,他們如此急切強調這是和外遇一樣的背叛、強調男性「努力養家」的傳統角色,因為這威脅到男性對於自己在關係中的地位認知。
這種「我養家」的權威感,是川普拉攏支持者的核心思想之一。《紐約時報》記者米勒(Claire Cain Miller)最近在該報podcast節目採訪年輕男性,發現年輕男性的核心動力是「養家」,即使他們甚至可能還沒成家,但有能力養家這件事似乎戳中許多男性的身分認同。
一名20歲拉斯維加斯青年爾文(Ranger Erwin)就表示,「我覺得除非你能照顧別人,否則就不是個男人。在經濟和情感上都能當你周圍的人的支柱,這才代表你是男人」。
2024年10月27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和夫人梅蘭妮亞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造勢,是梅蘭妮亞繼7月共和黨全代會後再次罕見現身集會場合。美聯社
而男性比較容易因為這種男子氣概而認同川普,其中一個是美國近年性別運動的模式。英國廣播公司(BBC)一篇分析指出,美國近年女權運動興盛,美國年輕女性的教育程度逐漸超越男性,一般女性收入可能也不輸男性,男性挫敗感越來越重、自殺率上升,美國企業研究所(AEI)數據顯示,過去7年來,認為美國在性別平權方面「走太遠」的年輕男性比例增加了一倍多。
賓州史瓦摩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政治學教授史瓦茨(Susanne Schwarz)指出,美國女性通常支持以社區或社會計畫為導向的平台、以及表現出社會關懷的候選人;而川普是善於利用個人主義,透過承諾會提升個人的生活水準和地位來贏得認同。
哈佛政治研究所分析師伏爾佩(John Della Volpe)表示,在近年的性別平權運動下,年輕男性經常覺得,只要他們提出懷疑,就會被貼上厭女、恐同或種族歧視的標籤;其實他們可能是認同兩性平權的,但是他們也感覺到自己的擔憂似乎沒有人聽見。這種不被理解的挫敗感,讓他們轉向川普或其支持者馬斯克營造沖來的「兄弟文化」尋求認同。
2024年10月27日,科技大亨馬斯克在美國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為川普站台。美聯社
2024年10月27日,馬斯克帶著他眾多孩子中的1人參加川普造勢晚會。美聯社
川普在競選過程中強化傳統男性角色,吸引到原本就持傳統家庭觀念的年長男性、和那些內心有所不平的年輕男性。川普10月30日在威斯康辛州的造勢時告訴支持者說,他9月說要保護女性後,其競選團隊建議他少說點這樣的話,而他回應:「我說,好吧,無論女性喜不喜歡,我都會保護她們。」
川普補充說,他要「保護」女性免於移民、免於那些想要用飛彈襲擊美國的敵國毒手。但另一方面,這種「保護」如果放在墮胎權議題就可能被無限上綱,畢竟川普9月提到「保護者」這個詞的時候,是把這種保護和墮胎權連在一起,聲稱如果他執政,女性會更健康快樂有自信,「妳就不會再去想墮胎的事了」。這就令人(尤其是女人)疑惑:你說的是保護,還是控制?
政治組織會砸錢下廣告,不會沒有原因,賀錦麗陣營推出的「妳投誰,不需要讓伴侶知道」廣告必然有其要鎖定的受眾。《華郵》與《衛報》的兩篇文章結論基本上可以合起來說:如果你對政治的態度,也是一直聚焦於事情為什麼沒按照你想像中發展,那麼,鼓勵你伴侶做她想做的事、而不是做你想做的事,這種廣告的確可能會讓你氣噗噗。這也提醒了我們,民主和專制的對立,在生活中的各種層面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