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紐時專文剖析中共第4號人物王滬寧 習近平思想及對台工作的操盤手

    2024-10-26 21:09 / 作者 莊蕙嘉
    中國全國政協會議3月4日在北京召開,主席王滬寧發表談話。路透社
    中國對台統戰近年成為國際關注焦點,美國《紐約時報》今天(10/27)刊載專文,剖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智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的角色,並指他獲習近平交付「研究對台工作」的重責大任,將擅長的意識型態工作發揮至影響台灣輿論。

    紐時指出,王滬寧形塑中國崛起的專制主義有功,是中國近數十年來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之一。

    2015年11月7日,時任馬英九總統和習近平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的「馬習會」,在中方代表團成員對習近平的敬畏肅殺氣氛中,只有王滬寧充滿自信、神情自若地與習近平交談。

    台學者:王滬寧有領導人的完全信任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邱坤玄指出:「他擁有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完全信任。王滬寧的影響力是在意識型態方面,但是在習近平統治下的現今中國,意識型態與所有事都有關聯。」

    習近平在2012年上台後逐漸收攏權力,並打造被忠誠分子包圍的核心圈子,很難看出他最重視哪一個人的意見。

    最近,習近平交辦給王滬寧一項重大任務:處理和台灣的緊張政治關係。台灣官員表示,王滬寧負責監督中國加強對台影響的工作,方式包括透過選擇性地表現善意,以及祕密進行的影響活動。

    紐時訪問十多名認識王滬寧或曾見過他的人士,並閱讀其所有論文與著書,介紹其出身背景,並嘗試剖析這名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深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

    政治正確:進入黨中央後斷絕一切對外聯絡

    外界對69歲的王滬寧所知甚少,他原是復旦大學教授,1995年獲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欽點進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後,從此謝絕採訪,也和前同事斷聯,更與外國到訪人士保持距離。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1990年代初曾在一年內見過王滬寧2次,他說:「他也是個懂得如何同時軟硬兼施的人。」

    儘管王滬寧沒有省或市級領導職位的歷練,在中共中央領導班子仍然脫穎而出,30年來擔任江澤民、胡錦濤及習近平連續3位中國領導人的智囊並深受信賴,尤其是近5年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國內經濟危機及西方敵對情勢,仍在中央政府屹立不搖,相當罕見,證明他深受習近平賞識。

    「習近平思想」要角 地位堅定不移
    王滬寧2017年獲習近平拔擢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22年與趙樂際是唯二留任者(不計習近平)。他被認為在「習近平思想」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幕後的策士。他主張,面對快速的經濟環境變化,以及與西方列強日漸激烈的競爭,只有黨的堅定領導才能確保國家的成功。

    受此影響,習近平近年更要求意識形態的一致性,限制西方文化的影響,擴大言論審查,且試圖壓制即使是輕微的異議之聲。

    曾在美國拜登政府國家安全會議擔任中國事務主任的杜如松(Rush Doshi)指出,王滬寧過去30年來提供中國專制主義的意識型態教條,也有助形塑國家論述。

    如今王滬寧要把他的想法、政治智慧及對習近平的影響力,轉向台灣發揮。他似乎正在強化深入台灣社會的策略,扭轉台灣民眾對中國日益加深的排斥,包括兩岸的文化連結。

    受命操盤對台網路戰 滴水穿石

    2名不願具名的台灣國安官員透露,王滬寧在幕後透過網路活動影響台灣輿論,包括質疑美國威權、嚴厲批評賴清德以及讚賞中國等。

    而同時間,中國也持續加強對台軍事威嚇,14日舉行「聯合利劍」環台軍演。

    華府「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副主任鄭哲軒(John Dotson)指出,這類行動乍看可能很粗暴,而且可能讓許多台灣人更排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寒蟬效應可能在政治上發生影響, 「即使這只會讓輿論改變幾個百分點,就有可能是決定性的幾個百分點」。

    習近平曾表示,台灣必須接受香港為例的「一國兩制」,台灣並不接受。如今王滬寧等中國官員改對台提出「通盤性計畫」,表示容許調整。這也顯示王滬寧可能在中國的對台統戰計畫具有可觀影響力。

    杜如松指出:「如果他過去的角色有任何線索,當前他的任務可能是找出對台方針,包括制定長期戰略,以及統一的意識形態框架。」

    王滬寧的影響力有多大?2022年10月22日,中共二十大閉幕會場中,外媒罕見目擊胡錦濤「被離場」事件。十九大排名第3的常委栗戰書原欲起身扶胡錦濤一把,排名第5的王滬寧拉住他的西裝並似乎說了句話,栗戰書馬上坐回位子。
    莊蕙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