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觀望賀錦麗對中政策和團隊 在她和川普間「毒藥二選一」

    2024-08-28 12:23 / 作者 國際中心
    2024年8月22日,美國民主黨全代會,副總統賀錦麗接受總統候選人提名。路透社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只剩2個多月,各國密切關注選情,尤其在民主黨改由副總統賀錦麗代表角逐總統後,選情似乎發生劇烈變化。不過,賀錦麗對中國的立場和政策都不是很明確,她從政生涯與中國的交集也相對少,中國仍在密切觀察她和其外交團隊人選,雖然這可能也無法改變美國目前對中國的態度。

    《金融時報》27日報導,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和前總統川普的對中政策其實都是鷹派路線,拜登延續了川普對中國的關稅政策,還推出更多打擊中國晶片發展的措施。中國原本正準備在拜登和川普這兩個選項之間做出無論如何都不會太滿意的選擇,賀錦麗的出場讓中國得做更多分析才好做出決定。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趙明昊表示,川普和賀錦麗對中國來說是「兩碗毒藥」,兩方都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甚至是敵手,所以其實也是毒藥二選一。

    賀錦麗擔任聯邦參議員期間,和其他參議員共同提出了支持香港和新疆人權的法案;川普任總統期間則是對中國發起了貿易戰,這次競選也已經承諾會對中國進口品加徵更高的關稅。

    賀錦麗競選到目前,對中國著墨不多,在民主黨全代會上只提及「中國」1次,稱她會「確保美國贏得21世紀的競爭,而不是中國勝出」。

    而川普在共和黨全代會上一共提到14次中國,多次強調他任總統期間如何讓中國「陷入困局」,又稱美國撤出阿富汗、失去了在那裡的巴格蘭空軍基地(Bagram Air Base),聲稱「那裡距離中國製造核武的地方只有1小時的車程」。

    2024年7月15日,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左)與副手范斯(右)在共和黨全代會上。美聯社

    美國塔弗茲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Tufts University’s Fletcher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助理教授曹起瞳表示,大家對於川普已經很熟了,知道他如果勝選會打算怎麼治國,「而對於賀錦麗,則還有很多未知數」。

    重點在於賀錦麗信任誰來處理對中事務

    成為副總統前,賀錦麗從未去過中國,對外交事務接觸也少。她就任副總統後共出訪外國17次,4度到東亞(含東南亞),曾於2022年在泰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2023年在印尼雅加達與中國總理李強交流。

    大多數中國學者指出,比起賀錦麗本人的對中紀錄,更值得關注的是她是否會保留拜登的外交政策團隊,例如現任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有「印太沙皇」之稱的副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等人。

    不只中國觀望賀錦麗的外交團隊人選,美國華府的專家們也很想知道她會找誰擔任處理亞洲、尤其是應對中國的重要職位;目前的副總統國安顧問高登(Philip Gordon)熟悉歐洲和中東事務,並非亞洲專家。中國浙江外國語學院外交政策專家王沖表示,「重點是她信任誰,因為她自己也不是外交專家」。

    2024年8月6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左)與副手華茲(右)在賓州費城造勢。美聯社

    一些中國分析人士認為,賀錦麗的副手華茲(Tim Walz)的個人經驗或許會為美中關係帶來一些改變,因為他30多年前曾去中國廣東省教過英文;不過,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時,華茲人就在中國,他後來對中國共產黨抱持著批評態度,對中國人民抱持同情,對西藏、香港民主人士友善,曾與達賴喇嘛、黃之鋒等人會面。

    與華茲有過往來的中國人民對他印象不錯。不過,王沖指出,一個人了解中國,不代表他就支持中國。

    選至少知道毒性是什麼的那一碗

    復旦大學教授趙明昊指出,如果是賀錦麗勝選總統,至少外交政策可能會是連貫的,對中國而言會比「川普2.0」更可預測。

    拜登雖然聯合盟友對中國祭出先進技術和零件的出口管制、加強與東亞盟友的安全合作,但至少拜登政府官員還會嘗試加強與中國溝通。趙明昊認為,「拜登官員一直強調美國不希望脫鉤、希望降低風險,這種溫和論調是為了安撫商界的要求、展示民主黨會傾聽社會的聲音」。

    2024年8月22日,美國民主黨全代會,副總統賀錦麗接受總統候選人提名。路透社

    而中國官員則會擔心,川普政府將不會依循「競爭管理」的政策,而是會設法在「新冷戰」裡贏得勝利。一些觀察者質疑,這種新冷戰的目標是否是令中國政權更迭,對中共而言等於是生存威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時殷弘說,面對美國大選候選人,「中國只能、也只會希望兩害相權取其輕」。

    一些觀點認為,如果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美國國內又會發生混亂,影響美國對外合作和貿易伙伴關係,中國可以因此得利;又認為川普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偏愛,也可能減少西方因為中國默許俄羅斯攻打烏克蘭而施加的壓力。但時殷弘說,最好不要抱持這種想法,想想川普第一任裡的政策就知道原因。

    川普政府當年推動了美、日、澳、印度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推出鼓勵美台高層互訪的《台灣旅行法》,還發起對中國的貿易戰;新冠肺炎爆發後,川普把這病毒稱為「中國病毒」。時殷弘說,2020年3月(新冠肺炎成為全球大流行)開始,「他對中國的態度就變得歇斯底里」。

    時殷弘表示,而賀錦麗並沒有把推翻中國政府變成一個公開、具規劃性的目標,她政策的可預測性比川普高多了。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